字词 | 养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养气 养气养: 培养、修养。气: 本为孟子所指的一种精神境界,其“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乃“集义所生”(宋朱熹注: “集义,犹言集善,盖欲事事皆合于义也”),不待外求。由于这种“气”不仅既有浩盛的形态,而且又是以道义为核心的,故后世便将这种“浩然之气”理解为一种高尚的品德节操。如宋文天祥《正气歌》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因此,养气,即可理解为修养节操与志气。语本出《孟子·公孙丑上》: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甲) ☚ 尚志 养志 ☛ 养气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而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 《孟子·公孙丑上》 养气 养气❶孟子提出的一种修养方法。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并言其法为:“(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北宋程颐《遗书》:“养气则志有所帅也”。参见“浩然之气”条。 ☚ 调气 提气功 ☛ 养气yǎnɡqì培养品德;增进涵养功夫。 养气 养气培养本有的浩然正气:养浩 ☚ 保养年寿 保重 ☛ 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涵养 正身清心 ☚ 养性 养德 ☛ 养气 养气意指培养浩然之气。语出《孟子》。 ☚ 潜德 高义 ☛ 养气 养气本是孟子提出的关于道德修养的一种观点。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养”,培养;“气”,指道德修养,特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这“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配义与道”,即指人长期坚持正义活动,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后人往往从思想修养和文学修养的关系角度去理解孟子的“养气”说,把它作为文论中的一种观点,认为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在思想修养上下功夫。因此,孟子的“养气”说在中国古代散文美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韩愈的“气盛言宜”说、魏了翁的“辞根于气”说、方孝孺的“气畅辞达”说,都明显地继承或发展了孟子的“养气”说。始于曹丕的“文气说”也是受其影响的。当然,孟子所养的“气”“配义与道”,有明显的政治道德内容,是儒家的道义。同时,他提倡的修养是脱离社会实践的主观唯心论的修养。他的“养气”说,是后来道学和禅学“明心见性”修养论的渊源。 ☚ 三表法 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 ☛ 养气養氣yǎng qì补养元气、正气。长养生物之气。《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女科方》:“人身之血,得养气而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