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汤❶《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一方。黄芪(炙)、白茯苓、茯神、半夏曲、当归、川芎各半两,远志(取肉,姜汁淹,焙)、辣桂、柏子仁、酸枣仁(浸,去皮,隔纸炒香)、北五味子、人参各一分,甘草(炙)四钱。为粗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五片、大枣二枚,水煎,食前服。功能养心安神。治心虚血少,惊惕不宁。如水饮内停,怔忡心悸者,加槟榔、赤茯苓。 ❷《万病回春》卷四方。朱砂(另研,调入服)、远志(去心)、酸枣仁、石莲肉、芡实、莲蕊、天门冬、桔梗(去芦)、车前子、龙骨、麦门冬各等分,甘草量减半。每剂加灯心二十寸,水煎服。治阴虚火动而遗精者。 养心汤 《仁斋直指》卷十一【组方药物】 黄芪(炙) 白茯苓 茯神 半夏曲 当归 川芎各15克 远志(取肉,姜汁淹,焙) 辣桂 柏子仁 酸枣仁(浸,去皮,隔纸炒香) 五味子 人参各7.5克 炙甘草12克 【制剂用法】 上药13味,为粗末。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服。 【主要功效】 益气养血,宁心安神。 【适应病证】 心虚血少,惊惕不宁。 【加减应用】 水饮内停,怔忡心悸,加槟榔、赤茯苓。 【方义分析】 本方为养心安神之剂。方中人参、黄芪以补心气,当归,川芎以养心血,茯苓、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以安心神,更用半夏曲和胃以助运化,辣桂即肉桂,温通血脉以振心阳,甘草调和诸药,共成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
养心汤 《万病回春》卷四【组方药物】 远志9克(去心) 龙骨20克 石莲肉 芡实 莲蕊 天门冬 桔梗(去芦) 车前子 麦门冬(去心) 酸枣仁各10克 朱砂2克(另研细末,调服) 甘草6克 【制剂用法】 上药12味,锉作1剂,加灯心64厘米,水煎服。 【主要功效】 养心滋肾,清热涩精。 【适应病证】 心肾内虚,不能固守,相火妄动,以致滑精者。 养心汤yǎngxīntāng❶《证治准绳》方。炙黄芪、茯神、白茯苓、半夏曲、当归、川芎各一钱五分, 远志、炒酸枣仁、肉桂、柏子仁、五味子、人参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生姜五片, 大枣二枚。水煎服。治心血不足, 惊惕不宁。 ❷ 《傅青主产于后编》方。炙黄芪、柏子仁各一钱, 茯神、川芎、远志各八分, 麦冬一钱八分, 人参一钱五分, 炙甘草四分, 五味子十粒。加生姜, 水煎服。治产后心血不足, 神志不安。 养心汤 养心汤本方出自《校注妇人良方》卷三。《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亦载有养心汤,系从本方发展而来。方由黄芪(炒)、白茯苓、茯神(去木)、半夏曲、当归(酒拌)、川芎各半两,辣桂(去皮)、柏子仁、酸枣仁(炒)、五味子(杵,炒)、人参各三钱,甘草(炙)四钱组成。每服三、五钱,加姜、枣,水煎服。现用法为作汤剂,水煎服;或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功能养心补血,安神定志。主治心血虚少,神志不宁,惊悸怔忡,或神倦、失眠、盗汗。 本方所治证属心虚血少,神志不宁所致。心主血脉而藏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神失所守。治宜养心补血,安神定志。方中黄芪、人参补益心气;当归、川芎补血和血以养心;茯苓、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宁心安神;五味子生津敛汗,收摄耗散之心气;半夏曲祛扰心之痰涎; 炙甘草补土养心; 辣桂引导诸药入心经。上药合用,“润以滋之,温以辅之,酸以敛之,香以舒之,则心得其养矣。”本方为治疗心血虚少,神志不宁的方剂。运用时以惊悸怔忡、神倦、失眠为辨证要点。 当归养心汤(《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归身、麦冬、生地(酒洗)、人参、炙甘草、升麻(少用)。水一钟半,加灯草,煎七分,食远服。功能补血养心。主治心虚惊悸。 养心汤(《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 炙黄芪一钱,茯神八分,川芎八分,当归二钱,麦冬一钱八分,远志八分,柏子仁一钱,人参一钱半,炙草四分,五味子十粒。姜水煎服。功能养心补血,宁心安神。主治产后心血不足,心神不安。 柏子养心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柏子仁二钱五分,黄芪一两,茯苓二两,酸枣仁二钱五分,川芎、当归、半夏曲各一两,甘草一钱,人参(去芦)、肉桂、五味子、远志各二钱五分。共为细粉,炼蜜为小丸,朱砂为衣,每服三钱,日服三次,温开水送下。功能滋补气血,强心安神。主治心血亏损,精神恍惚,怔忡惊悸,失眠健忘。 ☚ 正心汤 酸枣汤 ☛ 00004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