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事 典事官名。金国和元代的御史台置典事。《元史·百官志》: “御史台……典事,从七品; 检法2员,狱丞1员。(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改典事为都事。” ☚ 典书 典卫 ☛ 典事diǎn shì 官名,三国魏置,为尚书各曹和殿中监属吏,掌杂务,前者七品,后者九品。晋朝沿置,为黄沙御史属吏。南朝宋、齐置外监典事。《宋书·恩幸·阮细夫传》:细夫以告外监典事东阳朱幼。《南齐书·高帝纪下》:"有司奏遣外监典事四人,周行离门外三十五里为限。"北魏置典事史,《魏书·崔光传》:"有典事史元显献四足四翼鸡。"唐朝殿中省、内侍省,太常、卫尉、宗正、太仆、司农等寺,少府、将作、军器、都水等监及太子家令寺以及其所属部分局、署皆置;为流外官,五品,少者二人,多者三十人。各关卡也置,少者二人,多者六人。掌巡查及诸杂务。 典事(1)官名。北魏置,相当于尚书省主事之职。(2)流外官名。唐置于殿中、内侍省所属诸局,太子内坊,诸寺监所属各署、监,诸关津。秩流外五品,经办本衙门所属各种事务,如殿中省尚乘局置五人,掌六闲刍粟;各关津,上关置六人,中关置四人,下关置二人,掌巡薙及杂当,宋于殿中省尚食、尚药、尚衣诸局均置典事,以押司官充任。参见“押司”。 典事吏人。隶御药院。位在御药院药童之上。
简称典。全称为御药院典事。《宋史·职官志》4《御药院》:“典八人。”《宋会要·职官》19之15:“(绍兴)十二年九月八日,御药院典事王偁等言:‘本院《元丰令》干办官差出及解罢,不得奏乞本院未经试中吏人恩泽及转一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