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兵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兵法 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2]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3]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矣。[4]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5]孙膑有言曰:“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此兵说也,非马说也。[6]下下之不足以与其上也,吾既知之矣,吾既弃之矣。中之不足以与吾上,下之不足以与吾中,吾不既再胜矣乎?得之多于弃也,吾斯以之矣。彼其上之有三权也。三权也者,以一权而致三者也。管仲曰:“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呜乎!不从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强敌也。 校注 [1]治军用兵的原则和方法。《孙子·形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2]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够了解自己军营里的士兵哪些是英勇善战的,哪些是才能不足的,就可以做一个好将领了。 [3]善将者:善于带兵的将领。 [4]处之而已矣:不过是要按不同的方法来对待不同类型的士兵、马匹、武器罢了。处,对待,安排。《礼记·檀弓》:“(颜渊)谓子路曰:‘何以处我?’” [5]三权:三种变通的办法。 [6]孙膑:战国时兵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设计先后大败魏军于桂陵和马陵。著作有《孙膑兵法》。驷:古代一车套四马,因以称四马之车或车之四马。《诗经·小雅·采菽》:“载骖载驷,君子所屆。”《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 兵法bīngfǎ古代排兵布阵和指挥作战的方法、策略 兵法 兵法用兵打仗的方法。《孙子兵法·形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战国策·秦》:“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併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史记·项羽本纪》:“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 兵经 兵家 ☛ 兵法bīng fǎ〖名词〗 兵法❶ 指《孙子兵法》。《史记·淮阴侯列传》:“~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军事策略 军事策略军略 另见:军事 谋略 战略 ☚ 决策2 其他军事策略 ☛ 兵法❶用兵的方法。《孙子·形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兵法古代指治军用兵的原则和方法。相当于现代军事术语中的战略、战役和战术,也相当于现代军事学术中的战略学、战役学和战术学。 兵法 兵法南宋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吴璘著,共2篇。吴磷与其兄吴玠均为南宋抗金名将。该书是他抗击金兵实战的战略战术经验的总结。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金人有四长,我有四短, 当反我短,制彼之长。四长: 曰骑兵、曰坚忍、曰重甲、曰弓矢。吾集蕃汉所长,兼收而并用之,以分队制其骑兵;以番休迭战制其坚忍;制其重甲,则劲弓强弩;制其弓矢,则以远克近,以强克弱。布阵之法则以步军为阵心,左右翼,以马军为左右肋,拒马布两肋之间;至帖拨增损之不同, 则系乎临机。” ☚ 山中白云词 谏垣存稿 ☛ 兵法bīng fǎ军事战斗所采取的战略战术。亦指用兵的方法。《友渔斋医话》:“譬如兵法,声东击西,奔左备右,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攻。” 兵法 兵法三国蜀诸葛亮作。载于《诸葛亮集·文集》。在此文中,诸葛亮阐述了“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等用兵作战思想,对前代孙膑、管仲的战术思想作了论述,并有所发展。 ☚ 何锋钰 兵以诈立 ☛ 兵法bing faart of war 兵法art of war;military strategy and tactics 兵法春秋范蠡撰。亦称《范蠡兵法》,二卷。 兵法即《孙子兵法》。春秋时孙武撰。为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