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关系判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与直言判断相对的、断定两个或两个以上思维对象之间关系的一种简单判断。如:“甲班所有同学都批评乙班有些同学。”断定对象间的关系而不是性质,是关系判断区别于直言判断的基本特征。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关系量项组成。关系者项是表示具有某种关系的若干对象的概念,如“甲班同学”与“乙班同学”。关系者项至少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或更多的思维对象,用a、b、c等变项符号表示。包含两个关系者项的关系判断叫两项关系判断,包含三个关系者项的关系判断叫三项关系判断。关系项是表示对象间关系的概念,如“批评”,用R表示。关系量项是表示关系者项对象数量范围的概念,包括全称量词“所有”、特称量词“有些”和单称量词“这 一个”。当关系者项是单独概念或普遍概念时,单称量词和全称量词通常被省略。两项关系判断的形式结构为: aRb; 三项关系判断的形式结构为: R(a、b、c)。关系判断的性质由关系的性质决定。对象关系R,已知存在于一组有序对象a、b之中,当考察另 一组关系者项完全相同的b、a是否具有它时,关系可分为对称性关系、反对称性关系和非对称性关系。对称性关系的特征是,当a与b具有R关系时,b与a也必然具有R关系。如:“相等”。反对称性关系的特征是,当a与b具有R关系时,b与a必然不具有R关系。如:“大于”。非对称性关系的特征是,当a与b具有R关系时,b与a可能具有也可能不具有R关系。如:“批评”。对象关系R,又根据关系者项部分相同的两组有序对象分别具有它,考察其中另两个不同的一组有序对象是否具有它时,可分为传递性关系、反传递性关系和非传递性关系。传递性关系的特征是,当a与b、b与c分别具有R关系时,a与c也必然具有R关系。如:“包含。”反传递性关系的特征是,当a与b、b与c分别具有R关系时,a与c必然不具有R关系。如: 判断间的“矛盾关系”。非传递性关系的特征是,当a与b、b与c分别具有R关系时,a与c可能具有也可能不具有R关系。如:“战胜”。对象关系不同方面的性质,表现为关系者项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关系判断之间,分别具有不同性质的真假制约关系。其中,关系的对称性、传递性等必然性质,是进行关系推理、三段论、纯假言推理的逻辑依据。 ☚ 性质判断 单称判断 ☛ 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guanxi panduan简单判断的一种。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如“所有唯物主义和所有唯心主义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判断由三部分组成:关系者项,即主项,表示一定关系的承担者的概念,可用a、b、c等表示。关系项,即谓项,表示关系者项之间存在的关系的概念,可用R表示。量项,表示关系者项数量的概念。每个关系者项都可以有量项。关系的性质很复杂,这里主要介绍对称性和传递性。关系的对称性可分为下列三种: ☚ 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模态判断 ☛ 关系判断断定对象间关系的判断。根据所断定的关系的不同,分为二元、三元…n元关系判断。传统逻辑中的性质判断,可以看作关系判断的特例,即一元关系判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