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侯印汉代官印,辽宁省博物馆原藏。印为铜质、方形,龟纽;印身每边长2.8,宽2.05厘米,重47.5克。印面篆刻阴文 “关外侯印”四字。以印文和汉代官制观之,“关外侯”为侯爵的一种。汉制,列侯皆有封邑。这是汉代继承夏、商、周三代宗法等级“采邑”制度的余荫。其中“关外侯”与“关内侯”,都属两汉时继承的秦代爵制。《后汉书》百官志:汉代“承秦赐爵十九等,为关内侯,无土寄食所在县民”。同书百官志注云:“秦(汉)都山西,以关内为王畿,故曰关内侯也。”辽博藏“关外侯印”,应与“关内侯”相对称,指食邑于秦汉函谷关之外(东) 的侯爵的一种印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