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争论
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理论界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问题所展开的争论。陶大镛在1983年第2期的《北师大学报》(社科版)上发表文章《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理论与现实》认为,总危机理论是马列主义关于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学说,现实有力证明,战后资本主义总危机进一步加深了,集中表现在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深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以及资产阶级政权的危机。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深化过程,不仅反映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而且突出表现为社会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李达昌则在1983年第6期的《世界经济与政治内参》上发表文章《对资本主义总危机概念的商榷》认为,斯大林所下的定义“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是既包括经济,也包括政治的全面危机”已过时,政治上,得不出战后整个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已摇摇欲堕的结论。从经济上看,二次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得到罕有的迅速发展,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资本主义的生命力并没有耗尽。今天,如果硬要断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资本主义就进入总危机,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应该取消“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提法。王逸舟也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是一个与古典资本主义大相径庭的制度。他在《对资本主义再认识》一文中指出:“并非偶然的是,我们的一些同志至今仍在对某某西方国家是否已经进入危机过程的问题争论不休,他们所依据的不过是一些最平常的经济波动,他们所观察的对象每每总是越过了‘危机’而进入新的增长阶段。事实证明了‘总危机’理论的荒谬。”(《世界经济导报》1988年7月18日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