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关于苏联宪法草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关于苏联宪法草案》1936年11月25日在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斯大林最著名的法学著作,原收入《列宁主义问题》专题文集,现收入斯大林1934年到1952年的著作汇编《斯大林文选》上卷。为了通过新的宪法,举行了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在大会的报告中,斯大林首先陈述了1924—1936年在苏联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修改1924年通过的苏联第一个宪法的必要性。在谈到宪法草案时,斯大林列举了苏联新宪法六个显著特点:一是新宪法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总结,是把事实上已经获得和争取到的东西登记下来,用立法程序固定下来。在这里,斯大林明确指出纲领和宪法的重大差别。纲领上说的是还没有而需要争取的东西;而宪法则是对已经获得的东西给予认定。纲领说的主要是将来,宪法说的是现在。二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苏联已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胜利,新宪法草案以社会主义基本准则为依据,并用立法程序把这些准则固定下来。三是在苏联,所有剥削阶级都已被消灭,而只剩下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执政的是工农两个劳动阶级,国家领导权属于先进的工人阶级,新宪法把这种有利于劳动者的社会秩序固定下来。四是苏联新宪法具有深刻的国际主义性质,其出发点是,一切民族和种族的权利都是平等的。新宪法的第五个特点,就是它的彻底的信守不移的民主主义,这种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不同,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和限制。新宪法的最后一个特点还在于它不限于规定公民的形式权利,而更重要的是把重点放在保障这些权利和实现这些权利的手段问题上。在具体条文的修改上,斯大林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总的说来,这些意见和社会主义宪法的原则是一致的,纠正了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宪法的错误认识。斯大林这个报告第一次全面地阐明社会主义宪法的性质、一般原则和作用,这不仅对建立和维护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成了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制定的理论依据。 关于苏联宪法草案1936年11月25日,斯大林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作的《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全文分六部分。中心内容叙述了宪法委员会的成立及其任务,阐述了1924—1936年苏联在经济、阶级结构和民族关系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及修改1924年宪法的必要性。驳斥了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对新宪法草案的种种攻击。新宪法草案的特点是把在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实,已经争取和已经实现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符合劳动者愿望并有利于劳动者的社会秩序,各民族完全平等的国际主义原则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用立法手续固定下来。斯大林在这个报告中对宪法的理论问题所作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明,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于苏联宪法草案斯大林1936年11月25日在全苏苏维埃第8次非常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就1936年宪法草案论述六个问题:1.宪法委员会的成立及其任务;2.1924—1936年在苏联生活中发生的变化;3.宪法草案的基本特点;4.资产阶级对宪法草案的批评;5.对宪法草案的修改和补充意见;6.苏联新宪法的意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