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写《资治通鉴》的几个问题王曾瑜撰,发表于《文史哲》1977年第3期。一、《通鉴》各纪的成书年代。司马光在治平四年中,前汉纪已经完成。(二)后汉纪三十卷,成书时间当在熙宁三年九月司马光离开封前。(三)晋纪前三十卷在熙宁四年到八年的期间上交的。(四)晋纪后十卷、宋纪十六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共计十年。晋纪三十一卷以后各卷到元丰元年的四年中分别写成。(五)唐纪八十一卷,五代纪二十九卷在元丰七年前完工。二、《通鉴》的编纂方法和步骤。司马光先使其寮采摭异闻,以年月为目;丛目既成;乃修长编。他充分发挥三个助手的专长,然而只能发挥到写完长编为止。在长编的基础上删繁去冗,修辞润色,最后定稿,由司马光一人独断。三、关于三个助手的分工。开封时期,刘攽负责汉纪长编,刘恕负责魏纪以后长编的写作。洛阳时期,只剩下唐和五代两部分,隋以前的不多,三个助手的分工是:唐史为范祖禹,刘攽承担隋以前的长编,刘恕编写五代十国长编。另外,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