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建设》
这是刘少奇1956年9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的一部分,原题为《社会主义建设》。在八大的报告中,刘少奇提出中国共产党现时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节中,刘少奇着重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准备。
❶一五计划已经取得巨大成就。1)大力发展了工业的基本建设工作。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都已经超过了原计划的1957年的指标。工业总产值1956年将达到原计划的1957年的指标。2)农业,在总产值方面和主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方面,也有可能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3)水利,建设了一批水利工程。4)运输,1956年将超额完成一五计划规定的建设新铁路线4 000余公里和公路干线10 000公里的任务。5)内外贸易迅速发展。6)职工生活有了初步的改善,预计1956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将比1952年增长33.5%。
❷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2)工业。
❶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适当地注意发展轻工业,防止想把重工业发展的速度降低和不相应地发展轻工业这样两种偏向。
❷工业的布局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沿海和内地的配合,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配合,中央国营企业和地方国营企业的配合。
❸产品和工程的质量问题。刘少奇提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但要表现在我们的经济成就的数量和进度上面,还必须表现在它的质量上面。”
❹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地改善职工生活。应当保证职工的工资收入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增加。
❺企业的领导问题。(3)农业。在二五计划内,机耕面积预计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0。因此,农业增产的主要方法,仍然是依靠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群众采用兴修水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改良品种、推广新式农具、提高复种指数、改进耕作方法、防治病虫灾害等项措施,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另外,保证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必须保证农民在生产发展的条件下能够增加收入。(4)商业。据估算,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二五计划的末年1962年的国内社会商品零售额将比1957年增长50%左右,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也将有很大的增长。应当改进市场管理办法,取消过严过死的限制,并且应当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的一定范围内,允许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5)文化教育。(略)。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报告,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规定了方针、政策与任务,总结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全国人民振奋精神投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鼓了劲,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全文约12 000字,载《刘少奇选集》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