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朦胧诗的讨论
因1979年前出现的舒婷、顾城、北岛等的诗歌创作而引起的一场影响广泛的讨论。有人认为,“这是十年动乱期间一部分知识青年被压抑的精神状态的无可奈何的声音”,“是不合理时代的合理产儿”;有人认为,“这是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在诗歌界产生的一个必然的、顺乎潮流的成果”,“是对在诗歌中作政治概念的图解的反抗和挑战”;有的则认为这是作者“倾心于一些外国的不健康的甚至颓废的流派”的结果。至于对朦胧诗的评价也看法不一:肯定者认为朦胧美是诗表现生活的重要特征,朦胧诗把诗歌表现的核心从写英雄转向写普通人,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使个性回到了诗中;否定者则认为它是几千年来中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一股逆流,是破坏新诗名誉、为广大读者所讨厌的一种“流派”。20世纪90年代后,文艺界对此重新加以评价,认为这个流派在文学史上应该加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