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本体性理论的论争
20世纪70年代末就有人提出文学必须回到自身,即文学的本质属性——审美。他们呼吁重视作品的审美作用,如提出“诗首先是诗”,“诗必须从自我开始”等。到80年代中期,同西方“本体论批评”结合,逐渐形成较系统的“本体性理论”。诸如提出“向内转”的理论,以及先锋派提出文学是“贵族的”,“要走向少数人”,“为未来而创作”,等等,直至提出“玩文学”之类。不久,文艺界文学本体性理论提出尖锐的批评,认为他们完全忽视了文学的价值和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使文学的良知走向文学与外界一切事物绝缘的、脱离时代和人民的歧途。目前对本体性理论的论争尚在深入开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