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关于庾信及其作品的评价问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关于庾信及其作品的评价问题

关于庾信及其作品的评价问题

庾信是南北朝时期最后一位优秀诗人。他的作品,能够融合南北诗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历代对庾信及其作品褒贬不一。北周时期宇文卣在给庾信的作品结集时写过一篇序文,说庾信“妙善文词,尤工诗赋,穷缘情之绮靡,尽体物之浏亮。诔夺安仁之美,碑有伯喈之情,箴似扬雄,书同阮籍。”从实际情况来看,他的评论有过誉之处,但作为第一个评论庾信作品的人,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到了隋唐时期,对庾信及其作品的评价,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以王通、令狐德棻、李延寿为代表,持诋毁态度。如令狐德棻在《周书·庾信传》中说:“子山之文发源于宋末,盛行于梁季。其体以淫放为本,其词以轻险为宗,故能夸目侈于红紫,荡心逾于郑卫。昔扬子云有言:‘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若于庾氏方之,斯又词赋之罪人也。”这种评论,无疑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另一种观点,以杜甫为代表,认为庾信的创作风格既有“清新”的一面,又有悲凉雄健的一面,如“清新庾开府”、“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对庾信持赞誉态度,评价也较为公允。到了宋代,象王应麟、洪迈、晁公武、黄庭坚、尤袤等人,大都支持杜甫的观点,对庾信持肯定态度。但到了宋代的王若虚,则对庾信创作进行全面否定。他在《滹南遗老集》卷三十四里说:“尝读庾氏诸赋,类不足观,而愁赋尤狂易可怪,然子美雅称如此,且讥嗤点者,予恐少陵之语未公而嗤点者未为过也。”“(庾信赋) 堆垛故实,以寓时事,虽记闻谓富,笔力亦壮,而荒芜不雅,了无足观。”观点偏激,但也有一定的见解。此后,历代评论都沿着诋毁与赞誉两线延伸。明代杨慎、张溥等人都对庾信持肯定态度,支持杜甫观点,而胡应麟等人则持否定态度。清代初年,由于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因此,庾信在政治上首先受到攻击,全祖望的话最有代表性:“甚矣,庾信之无耻也,失身宇文而犹指鹑首赐秦为天醉,信则己先天而醉矣,何以怨天?后世有裂冠毁冕之余,蒙面而谈,不难于斥新朝颂故国以自文者,皆本之天醉之说也。”(《鲒埼亭外编·题哀江南赋后》)由于政治立场问题,庾信的文学创作也被一概否定。中叶以后,尽管人们对庾信的人格颇有微辞,但对他的文学成就则予以较高评价,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沈德潜《古诗源》、许梿《六朝文洁》、倪璠《庾子山集》注,都较为客观地评价庾信的创作,尤其是倪璠的评论,可以说是古代评论的一个总结,他比较全面地、历史地看待庾信的创作,把庾信创作分为前后两期,认为“南朝绮艳,或尚虚无之宗;北地根株不祖浮靡之气,若子山可谓穷南北之胜。”从古代学者的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庾信的评价始终有两种较为对立的观点,或褒或贬,毁誉不一。到了现当代,对于庾信及其作品仍有争论,有些学者继承王若虚和全祖望的观点,认为庾信是一个投降变节的可耻文人,他作品中的“故国之思”是文过饰非、掩人耳目的欺人之谈,进而否定了他的全部创作。但大多数学者则能客观公允地评价庾信的创作,既指出其前期创作的弊端,又充分肯定其后期的成就,认为他对唐代文学有一定的开启之功。

☚ 建国以来陶渊明田园诗之争论   海外研究 ☛
000020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