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 《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同年11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在全国实行。当时,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基本结束,国民经济开始了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建设,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农民生活有了改善,粮食需求量增长很快,加上私营粮食商的消极作用,全国粮食问题显得十分突出。陈云在1953年10月10日全国粮食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现在,全国粮食问题很严重,如果不采取适当的办法加以解决,还将更加严重。陈云认为,粮食波动就要影响物价。我们不能减少粮食的销售量,也不能打减少出口的主意,国家必要的储备必须保证。在粮食问题上,必须处理好国家跟农民的关系;国家跟消费者的关系;国家跟商人的关系;中央跟地方、地方跟地方的关系。陈云在报告中提出,从三个方面采取办法来解决粮食问题:在农村实行征购粮食;在城市实行定量配给;严格管制私商。总起来说,我们要在农村中采取征购粮食的办法,在城镇中采取配售粮食的办法,名称可以叫“计划收购”、 “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中共中央根据全国粮食会议反映的情况和讨论的意见,作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它指出,我国在解放前后由于实行了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挥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连续几年丰收,粮食生产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水平,保持了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但是,由于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城镇人口增加,粮食需要量增多,农民生活改善用粮增加;商品粮减少,大部分又掌握在私商手中,投机商乘机捣乱,粮食市场处于无计划状态。国家收购计划无法完成,销售额又大大突破原有计划,造成供销之间严重的不平衡。这种情况突出地反映了国家大规模建设同农业发展缓慢,有计划的经济同无计划状态、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矛盾。这个矛盾如果不解决,在粮食战线上,不久就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严重的供销脱节的混乱局面,以至形成牵动全面的物价波动,影响整个的国家建设计划。为此,必须实行粮食的统购与统销政策。《决议》规定,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简称统购)的政策;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简称统销)的政策;实行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私营粮食工商业进行严格管制,并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的政策;实行在中央统一管理之下,由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上述四项政策,必须各地同时实行,缺一不可。“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妥善地解决了粮食供需矛盾,稳定了物价,有利于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顺利进行。 ☚ 和平赎买资产阶级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