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关于在公私合营企业中推行定息办法的规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关于在公私合营企业中推行定息办法的规定 《关于在公私合营企业中推行定息办法的规定》1956年2月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4次会议通过。定息是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对民族资本家的生产资料进行赎买的一种形式。当时,随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实施,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逐步发展为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新形势,并正在形成新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原有的公私分配办法已不能适应。《关于在公私合营企业中推行定息办法的规定》指明,定息,是企业在公私合营时期,不论盈亏,依据息率,按季付给私股股东的股息。对全国公私合营企业私股实行定息的息率,规定为年息一厘到六厘(一般为年息五厘)。根据国计民生的需要和各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况,在上述规定的息率幅度内,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可以定出不同的息率,也可以定出同一的息率。同一地区的行业内部可以定出同一的息率,如果确有必要,也可以定出几个不同的息率。公私合营企业实行定息的时候,应该由公私双方在当地业务主管机关、工商行政机关的领导下,按行业进行协商,提出对本行业定息的意见,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核报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核决定。暂不实行定息的公私合营企业可以按照1954年9月政务院《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所规定的盈余分配原则或者也可按惯例分配股息。实行定息的意义和好处,陈云在1955年11月16日中央召开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应该推广定息的办法。定息就是把原来分给资本家的利润,改变为按照固定资产价值付给定额利息。”“实行定息有很大好处。实行定息以后,工厂的生产关系有了很大改变,国家对工厂的关系,资本家对工厂的关系,都改变了。定息就是保持私股在一定时期内的定额利润,而企业可以基本上由国家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来经营管理。这样,资本家得到了好处,我们得到了更大的好处。”1956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对私营工商业、手工业、私营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问题的指示》,又重申了实行定息办法的规定内容。定息的实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发展,也为后来公私合营企业改变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个定息办法从1956年开始实行,原定7年,后又延长3年,到1966年9月停止实行。 ☚ 农业十七条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