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恕参加《通鉴》编修的补充说明王曾瑜撰,发表于《文史哲》1980年第5期。关于刘恕参加《通鉴》的编修,是负责魏晋南北朝部分,还是五代十国部分,历来众说歧异。我认为刘恕在开封前期撰写魏晋南北朝部分,在洛阳后期撰写五代十国部分;而仓修良认为写五代十国部分于前,写魏晋南北朝长编于后。以下分三点说明。(一)在开封时期既已完成《通鉴·魏纪》,则刘恕负责魏晋南北朝长编的写作,是不言而喻的。司马光在开封时先修汉魏南北朝部分,而暂置唐五代部分于不顾,也是合乎修史的程序的。如果修史伊始,即由刘攽负责两汉之首,刘恕修五代之尾,而把中间的一大部分暂置而不顾,并不合乎情理。(二)范祖禹是在熙宁三年六月参加修史的(说成是九月,小误)。(三)对司马光《贻刘道原》信中“道原五代编若不废功,计不日即成”一语的理解,是与刘恕魏晋南北朝与五代两段长编撰写先后的估计密切相关的。如果确定魏晋南北朝长编写于前,五代长编撰于后,那么“道原五代长编”就只能理解为后五代。总而言之,刘恕的魏晋南北朝长编应写于前,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量,由刘攽接替;五代长编应写于后,接近于全部完工,在“病益笃”的情况下剩下一个小尾巴,大约由范祖禹接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