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
古典文学研究论文。李希凡、蓝翎合著,发表于山东大学的《文史哲》月刊1954年第9期,曾收入《红楼梦问题讨论集》。作者对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中,尤其是《红楼梦简论》中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对《红楼梦》中的有关现实主义、传统性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者认为《红楼梦》成功的原因在于曹雪芹的现实主义创作和世界观中的某些落后因素并不完全一致,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鲜明的反封建的倾向”,肯定《红楼梦》是从封建贵族统治集团内部暴露其罪恶的现实主义力作。在传统方面,李希凡、蓝翎认为“文学的传统性意味着人民性的继承与发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继承与发扬,民族风格的继承、革新与创造,而最根本的是文学艺术的美学态度问题,即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传统性不是继承古书上的教条,而是在现实主义基础上继承先代的文化遗产。毛泽东给予该文很高的评价,赞扬肯定了“小人物”对《红楼梦研究》批判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