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學校部 > 國家大學 > 六館 六館 liùguǎn 即唐代之“六學”。又,明代也用以指國子監諸生肄業之六堂。明·宋濂《送國子正蘇君還金華山中序》:“平仲將行,率六館之士祖餞於龍江之上。”《明史·陳敬宗傳》:“[遷國子監祭酒]立教條,革陋習。六館士千餘人,每升堂聽講,設饑會食,整肅如朝廷。”參見本類“六堂”。 六馆 六馆国子监的别称。唐制,国子监领国子学、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统称六馆。宋、元以后,渐加合并,以至仅存国子一学,但后世仍以六馆指国子监。 ☚ 仪堂 虎闱 ☛ 国子监【同义】总目录 六馆国子监六馆学馆合称。唐代指国子监所领六学馆:太学、四门学、广文馆、律学、书学、算学。《昌黎集》卷十四《太学生何蕃传》:“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请谕留蕃”。一说六馆无广文馆,而有国子学。又有七馆之称,即七学:太学、四门馆、广文馆、国子学、律学、书学、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