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长贰六部尚书与侍郎总名。《容斋三笔》卷12《侍从两制》:“尚书、侍郎为六部长贰。”
职源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之称,始于隋文帝时。《隋书·百官志》下:“(高祖)尚书省,事无不总。……总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等六曹事,……分司管辖。……六年,尚书省二十四司。”
简称与别名❶二十四司。《宋史·职官志》8,页4007:“既而言者继请复二十四司之制。”《武夷新集》卷16《次对奏状》:“至于尚书二十四司各扬其职,寺、监、台、阁悉复其旧。”《宋史·职官志》8,页4001,王炳上言:“尚书省……吏部四司……;户部四司……;礼部四司……;兵部四司……;刑部四司……;工部四司……。凡此二十四司。” ❷尚书省二十四曹。《老学庵笔记》卷6:“自元丰官制,尚书省复二十四曹,繁简绝异,有语曰:‘吏、勋、封、考,三婆两嫂;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袯裤;刑、都、比、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❸六行诸司。意为六部所属二十四司。《宋会要》 4之3《尚书省》:“近来六行诸司,因循不依条约,并不先次报省试验书札。”参“尚书省六部”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