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六畜的起源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说。所谓“六畜”指的是马、牛、羊、鸡、犬、豕。我国大约在一万年乃至七八千年以前就已将野猪驯化为家猪; 在七八千年前将野生的原鸡驯化为家鸡;在七八千年或六七千年以前将狼驯化为家犬;在六七千年前将野生的原牛驯化为水牛; 在五六千年前将原始牛驯化为黄牛; 在五六千年或四五千年前将野山羊和野绵羊驯化为家山羊和家绵羊;在四五千年前将野生的“三门马”驯化为现代马。总之,我国从原始农业的早期至晚期逐渐将野生的猪、鸡、犬、牛、羊、马驯化为家养的“六畜”。我国的北方地区,早在七八千年前,就有了以猪、狗、鸡为主要内容的原始畜牧业,及至仰韶文化时期又增加了牛;到了大汶口和龙山文化时期,才形成马、牛、羊、鸡、犬、豕俱全的原始畜牧业。我国的南方地区,早在一万至八千年前,就有了以养猪为主要内容的原始畜牧业,及至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增加了养水牛的内容,这一时期除了猪、水牛以外还有家犬的养殖;在良渚文化时期有了羊的养殖;在屈家岭文化时期,有了鸡的养殖; 至今南方的新石器遗址中尚未发现马的遗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