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曹

六曹

官职名。〔1〕东汉尚书分六曹治事。六曹为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两主客曹、二千石曹。但晋代则以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为六曹,以后屡有变更,至隋定为吏、礼、兵、都官、度支、工六部,唐改都官为刑部,度支为户部,并隶尚书省。(2)汉代以后州郡分设诸曹以办事。如汉代州有功曹、簿曹、兵曹,郡有功曹、仓曹、户曹、贼曹等,县亦设诸曹掾。至隋唐州(郡)才定为设功、仓、户、兵、法、士六曹,称为六司,县亦略同。

☚ 县丞   功曹 ☛

六曹

唐时南诏初期的职官制度。仿唐朝都督府官制设立,即:兵曹、户曹、客曹、刑曹、工曹、仓曹,分别主管军事、经济、外交、营造、仓储等公务。大和(827—835)年间,南诏官制有所增益。于六曹之外,又设*九爽、节度使及都督等官职。

六曹

六曹

东汉时始置的国家的六个职能机构,即后来的六部。《晋书·职官志》: “后汉光武以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事; 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祠祀事; 民事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事; 客曹主护驾羌胡朝贺事; 二千石曹主辞讼事; 中都官曹主水火盗贼事,合为六曹。”

☚ 六部   六府 ☛
六曹

六曹

官署名。
❶尚书六曹。西汉成帝时,始置五尚书,分四曹治事,始有尚书曹之名。东汉光武帝时增为六曹: 三公曹、吏曹、民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客曹。魏、晋、南北朝各代,尚书曹迭有更改,或四、或五、或六。至隋,比附《周礼》六官,正式确定尚书省下辖六曹,分别为吏部、度支、礼部、兵部、都官、工部。开皇三年 (583年),又改度支为民部,都官为刑部,又称“六部”,各以尚书为长官,侍郎为副贰。唐正式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然此后仍有人习称六部为六曹者。如《宋史·职官志一》:“凡天下之务,六曹所不能与夺者,总决之;……事有成法,则六曹准式具钞,令、仆射、丞检察签书,送门下省画闻。”
❷唐宋府州分六曹,设参军事治事。唐代州府六曹为:功、仓、户、兵、法、士。宋初循唐制。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依尚书省六部之制,定州县六曹次序为:士、户、仪、兵、刑、工。

☚ 尉   律博士 ☛

六曹

官署名。1.东汉尚书分六曹治事,即三公曹、吏部曹、南北两主客曹、二千石曹、民曹。一说为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魏晋后多有变更,隋唐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又称六司。唐代各州佐官功、仓、户、兵、法、士六曹的统称。

六曹

唐代南诏国务行政机构之一,相当于唐朝的六部。即士曹,掌管官员调派,犹吏部;户曹,管理户籍,犹户部;仓曹,掌理财政、营建工程,类似工部;客曹,掌管礼仪、外交,犹礼部;兵曹,主管军队的指挥、调遣、训练,犹兵部;刑曹,管理刑法、诉讼,犹刑部。每曹各设主管曹长。曹长有功,可晋升大军将。南诏后期,将六曹扩大为※九爽。

六曹liù cáo

 1、指尚书六曹。汉朝分曹办公,各有专掌。《后汉书·百官三》:"尚书六人,六百石。本注曰:成帝初置尚书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二千石曹尚书主郡国二千石事;民曹尚书主凡吏上书事;客曹尚书主外国夷狄事。世祖承遵,后分二千石曹(为二千石及中都官二曹。中都官曹掌中都官水火、盗贼、辞讼等事),又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凡六曹。"其属官有:左右丞各一人,四百石,掌录文书期会。左丞主吏民章报及驺伯史;右丞假署印绶及笔墨纸砚、财用库藏。侍郎每曹六人,共三十六人,秩四百石,掌文书起草。令史每曹三人,共十八人,秩二百石。《晋书·职官志》:"后汉光武以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事;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祠祀事;民曹。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事;客曹主护驾羌胡朝贺事;二千石曹主辞讼事;中都官曹主水火盗贼事,合为六曹。" 2、指尚书省六部。《宋史·职官一》:"凡天下之务,六曹所不能与夺者,总决之;应取裁者,随所隶送中书省、枢密院。事有成法,则六曹准式具钞。" 3、指府州佐治六曹。唐朝府州的佐治官员也分六曹,即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也称六司: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见《旧唐书·职官三·大都督府·上州》。 4、指行部六曹。明永乐元年,置北京行部六曹清吏司,即吏、户、礼、兵、刑、工六曹。各曹皆置郎中、员外郎,后来又分置六部。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后,即罢行部和六曹。见《明史·职官一》。

六曹

官职名。❶西汉成帝时署五曹,曰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东汉初改常侍曹为吏部曹,分客曹为南北主客曹,凡六曹。《晋书·职官志》,或以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为六曹。魏晋以后屡有改革,到隋唐定为礼、户、吏、兵、刑、工六部。
❷唐代各州佐治之官分为六曹,为郡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亦称六司。

六曹

官职名。(1)汉武帝为削弱相权,任尚书以政事。《汉官仪》谓武帝时初置尚书四员,分为四曹:常侍曹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尚书,主庶人上书事;主客尚书,主外国事。成帝时增置三公曹,主断狱事,已有五曹。东汉光武时始置六曹,《晋书·百官志》谓光武以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事,吏部曹主选举、祠祀事,民曹主缮修、工作、盐池、园苑事,客曹主护驾、羌胡朝贺事,二千石曹主辞讼事,中都官曹主水火、盗贼事;《后汉书·百官志三》则谓六曹中无中都官曹,而客曹分为南主客与北主客二曹;其说互异。以后六曹迭有变革:晋初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太康中改置为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惠帝时亦为六曹(其中有新设的右民尚书,不知省去了何曹)。南朝宋置吏部、祠部、度支、左民、都官、五兵六曹。齐、梁、陈与宋同,亦别有起部而不常置。北齐置吏部、殿中,祠部、五兵、都官、度支六曹。至隋唐,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唐代府州内部分六曹办事,在府称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在州则称六司,即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北宋承唐制,开封府有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徽宗时改定六曹名称及顺序为士、户、仪、兵、刑、工,各府州军监及县亦分设六曹。明清时改称吏、户、礼、兵、刑、工六曹,以与中央六部之名相对应。参见“六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