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爲六壬占的工具。漢代六壬盤由上、下兩盤同軸重疊,上者圓形稱天盤,下者方形稱地盤,象徵天圓地方。天盤正中爲北斗星辰,周緣有兩圈篆文,内圈是十二月將,亦稱十二辰分野以數字表示。外圈是二十八宿。地盤四周爲三層篆文:内層爲八干四維,中層爲十二支,外層仍爲二十八宿。是時人意想中宇宙模式縮寫。天盤與地盤之二十八宿順序互錯。與後來風水羅盤的正針、縫針的二十四向互錯現象頗相似。六壬盤最初只用於卜擇日之吉凶。其法以轉動天盤,較驗上、下盤對位的干支時辰定吉凶。並從六十甲子中選用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作爲六壬,推演成四課三傳,最後以四課三傳判别日辰吉凶。後亦用於判斷方位吉凶。參閲何曉昕《風水探源》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