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六君子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六君子案明末宦官集团镇压东林党人的著名案件。明末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加剧。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无锡人顾宪成革职还乡,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抨击宦官专政,受到朝野相当多的士大夫支持,被称为“东林党”。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皇帝只顾玩乐,政治极端腐败。左副都御史杨涟在天启五年(1652年)弹劾魏忠贤24条罪状,要求法办权阉。左佥都御史左光斗、御史袁化中、吏科给事中魏大中、太仆寺少卿周朝瑞、陕西副使顾大章亦交相弹劾。魏忠贤骗得皇帝的支持,指使厂卫将杨涟等6人逮捕入狱,由锦衣卫镇抚许显纯审讯。许显纯指控杨涟、左光斗受贿2万两银子,魏大中坐赃3,000两银子,袁化中坐脏6,000两银子,周朝瑞坐赃1万两银子,顾大章坐脏4万两银子。起初,杨涟等在严刑拷掠面前,坚决否认所加的罪名,后来,为了避免死在严刑拷打之下,决定姑且承认有罪,以期案件移交三法司,然后再申明冤枉。讵料魏忠贤在6人画押认罪以后,并不移送三法司,而是命令许显纯继续拷打追赃。6人本来未贪脏,自然交不出赃银,以致备受酷刑。顾大章忍受不住毒刑,自杀身亡,其余5人亦全被拷打折磨致死。6人因与魏忠贤抗争而被迫害致死,得到公众的同情,被尊称为“六君子”。1年以后,魏忠贤又将东林党人高攀龙、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等7人迫害致死。时人称他们为“七君子”,于是又有“前六君子”和“后七君子”之说。六君子案是厂卫破坏法律规定的程序,利用司法权滥杀无辜,恣意妄为的典型。 六君子案 六君子案六君子系指因汪文言之狱被诛的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六人。汪文言,安徽歙县人。初为吏,后入京输赀为监生。与王安贤、刘一璟、安居中有交。魏忠贤杀安后,府丞邵辅忠劾文言,褫其监生。既出都,复逮下吏,得末减,益游交公卿。天启初年,大学士叶向高用之为内阁中书。魏大中、韩爌、杨涟、左光斗均与之往来较密。给事中阮大钺与左光斗、魏大中不和,遂与章允儒定计,命傅櫆劾文言,并劾大中貌陋心险,色取行违,与光斗等交通文字,肆为奸利。疏入,忠贤大喜,立下文言诏狱。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三月,魏党梁梦环又劾文言,文言被扭京讯问。魏党徐大化(大理寺丞)复谋忠贤:杨、左等但坐移宫罪,则无赃可指,若坐纳杨镐、熊廷弼贿,则封疆事重,杀之有名。忠贤命许显纯严治文言罪,逼其招认纳熊赃贿。汪文言苦刑未招,许显纯毙汪后,伪拟文言供状,逮杨、左等,捏造各人收受赃银计:杨涟、左光斗各二万;魏大中三千;周朝瑞一万;顾大章四万;袁化中六千。六人中,顾大章于刑部狱中自尽,其余各人均受尽酷刑,惨状发指。其一一被处死后,许显纯命剔喉骨用小盒封固送魏忠贤以证。六人之家亦被逼赃而破散流离,后有匿名“燕客”之人,著有《天人合征录》详载六君子狱中惨象。此案是魏忠贤兴起的第一次大冤狱,之后,其专权更为肆虐。 ☚ 黄尊素被诬案 李实诬奏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