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十五、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十五、文

 1. 文学作品或文章
 昔子政品文,诗与歌别。
( 《乐府》)
 文之制体,大小殊功。( 《神思》)
 按《论语·八佾》: “文献不足故也。” 皇疏: “文,文章也。” “文” 是散文、韵文之通称。
 2. 讲究音节、声韵的作品

 夫裁文匠笔,篇有大小。
( 《章句》)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 《总术》)
 按《南史·颜延之传》: “峻得臣笔,测得臣文。” 古时有文、笔之别,刘彦和认为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详“笔” 条。
 3. 花纹色彩

 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
( 《诠赋》)
 饰羽尚画,文绣幋帨。( 《序志》)
 按《山海经·海内西经》: “开明北有文玉树。” 注: “文玉树,五采玉树也。” 原意是自然美的花纹色彩,后引申为一般花纹色彩。
 4. 人为美的作品的文采、华美

 何弄文而失质乎?
( 《颂赞》)
 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 《体性》)
 按《论语·雍也》: “文质彬彬。” 皇疏: “文,华也。”《广雅·释诂二》:“文,饰也。” 郑玄《礼记·乐记注》: “文犹美也。” 文是采饰、华丽的意思。刘勰用于文论,是与质对立的美学概念。详见 “质” 条1义。
 5. 作品的艺术形式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 《情采》)
 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 《情采》)
 按在此二处,“文” 指形式,与质 (内容) 对举。详 “质” 条第2义。
 6. 文化、学术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
( 《原道》)
 唐虞之文,其鼎盛乎! ( 《时序》)
 按《论语·述而》: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文是文化的总称。古代指诗、书、礼、乐。
 7. 人为美的声音

 二曰声文,五音是也。
( 《情采》)
 六则文丽而不淫。( 《宗经》)
 按《毛诗序》 云: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文,指宫、商、角、徵、羽五声之调。
 8. 文字

 故文反“正” 为 “乏”。
( 《定势》)
 颉以苑囿奇文,异体相资。( 《练字》)
 按《左传·昭公元年》: “于文皿虫为蛊。” 注: “文,字也。”
 9. 文治、礼法

 计武功,述文德。
( 《封禅》)
 文武之术,左右惟宜。( 《程器》)
 按 《荀子·礼论》: “文之至也。” 注: “文,谓法度也。” 《韩非子·解老》: “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 文指文治、礼法,与武功对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