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公式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公式化

又称模式化。不良文风的一种表现。指作者在构思文章作品时,不是从反映现实生活的实际出发,不是从内容表达的需要出发,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客观事物进行深入思考和整体构思,而是将其纳入自己头脑中的某种固定格式中,使主题提炼、材料选择、结构布局、人物刻画、情节安排、甚至语言表达和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等各方面,形成一种僵化不变、千篇一律、陈陈相因的固定模式,从而妨碍了文章作品内容的充分表达,导致文章作品在主题和内容表现上的浅露化、艺术构思的雷同化、表现形式的单一化等不良后果。

公式化gōngshìhuà

指不针对具体情况而死板地根据某种固定方式处理问题。梁晓声《泯灭》:“过程几乎千篇一律,简单快捷。又~又概念化。”|毕淑敏《红处方》:“栗秋将输液的滴速控制好,离开北凉,开始给靠门的琪仁输液。栗秋也抚摸琪仁的手臂血管,但那是完全机械而~的,有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

公式化gōng shì huà

文艺创作中的一种不良倾向,常套用某种固定格式来描写现实生活和人物性格。1934年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那仿效人生的表情,不能和那公式化、简单化的表情方法相提并论。”

公式化

公式化

文艺创作概念化的一种表现。公式化的作品总是套用某种固定的格式来描写现实生活和人物性格; 故事情节的安排有一定的套式,人物按固定的公式活动,结果造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能反映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这样的作品是缺乏艺术感染力的。

☚ 概念化   片面性 ☛
公式化

公式化

文艺创作中的不良倾向之一。不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出发,不发挥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是依照固定的模式去选择题材、表现主题、安排情节结构,塑造形象、运用技巧等。致使文艺作品千篇一律,丧失独创性,缺乏艺术感染力。公式化的作品,从本质上歪曲了现实生活,背离了文艺的创作规律。其宣传效果和社会影响往往很小,而且有害,艺术生命也很短暂。

☚ 表演艺术   概念化 ☛
公式化

公式化

是指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一种不良的创作倾向。具有这种不良倾向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从艺术构思、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情节安排等方面,不是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出发,不是根据典型化的原则去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而是按照某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去刻画人物形象、组织矛盾冲突、设置事件发展等等。文学创作离不开典型形象,典型形象是在文学创作中,作家根据社会生活,经过加工提炼,高度概括出来的具有鲜明生动、个性特征深刻的艺术形象,而“典型化”的创作原则是,作家通过个性化与概括化来塑造典型形象。要使一个艺术形象典型化,就需要作家运用想像与虚构,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原始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集中、概括,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生活本质与规律,又具有鲜明、生动、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使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实际生活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此也更具普遍性。而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所塑造出的形象苍白无力,不具备普遍性,因此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是有害的。

☚ 个性化   概念化 ☛
公式化

公式化

文艺创作中的不良倾向之一。不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出发,不发挥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是依照固定的模式去选择题材、表现主题、安排情节结构、塑造形象、运用技巧等。致使文艺作品千篇一律,丧失独创性,缺乏艺术感染力。公式化的作品,从本质上歪曲了现实生活,背离了文艺的创作规律。其宣传效果和社会影响往往很小,而且有害,艺术生命也很短暂。

☚ 中篇小说   凤阳花鼓 ☛
000036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