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论
将西方经济理论的微观分析方法应用于政治研究领域,力图说明“民主社会”中的个人偏好如何形成社会偏好的理论。是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主要流派——福利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现代西方财政学的理论渊源之一。产生于本世纪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有肯尼思·阿罗、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等。公共选择论把帕累托“最适度准则”从经济理论领域推广到政治决策领域,以“大多数原则”为公共选择规则,来分析和说明政治选举制度是如何选择或决定各项公共决策的。这就为经济政治决策,特别是财政决策奠定了基础。它在解释政府政策决策时认为,政府的作用反映了政治家们的选择,如同市场决策反映买卖双方的选择一样。政治家们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并非为社会谋福利,如议员们为争取更多的政治权力和再次当选而倾向于增加预算支出,而非增税,最终导致预算赤字。现代西方财政学通常利用公共选择论来说明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的决定问题,它构成现代西方财政理论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