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公共选择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使用研究经济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公众的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的政策是怎样制订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以改进决策的结果。公共选择理论的出现源于经济学家对政治现象的思考,他们首先将经济人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引入了政治领域。经济人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假设。它把人抽象为理性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人,因此政治舞台也就变成了经济学中的交易市场。
1.非市场决策与市场决策
简单地说,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研究非市场决策的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在非市场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国家或政府。从本质上说,政治家或官僚同私人经济中的个人一样,也是一种“经济人”。在公共选择领域作出决定的人和其他人一样会犯错误,他们的行动本身也要受到一些规则与约束的影响。公共选择理论将政府看作具有与市场环境中的企业类似的性质,即作为一个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者,由此来解释其在非市场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揭示其后果。尽管如此,公共选择中的政府决策行为与市场决策行为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它们偏好表达的方式不同。政府决策下,公众偏好常常通过投票来表达,而且公众偏好的表达要按照一定的政治程序。在直接民主制和间接民主制下,表达偏好的政治程序和过程也是不同的。但在市场决策的条件下,个人偏好是通过个人所购买的商品来表达的,这种个人偏好的表露对政府决策的结果产生的影响很小。其次偏好的体系不同。对私人物品而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市场购买产品,而对公共物品来说,它必须依靠公众的不同偏好来进行一项统一的决策。政府将各种不同的偏好汇总形成统一的社会偏好,但这种偏好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再次,私人物品在市场决策下完全遵循自愿的原则,公共决策的结果却往往使一部分人满意而另一部分人只有被强迫接收这一政策。最后运行机制不同。市场决策下的运行机制通过价格、竞争、供求关系等手段实现,公共决策下政府往往会采用一些非市场化的机制比如政治机制来实现。因此总的说来,公共选择理论是用经济学的工具揭示了公共物品的供应和分配的政治决策过程。
2.布坎南和公共选择理论
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公共选择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出现的。它正式起源于1957年詹姆斯·布坎南等人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创办的“托马斯·杰斐逊中心”。但布坎南认为维克塞尔是近代公共选择理论最早的先驱者。早在1896年,维克塞尔就对那种认为经济学家可以为仁慈君主以及那些力图使社会福利职能极大化的实体提供忠告的想法发出警告。他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可以看作是“认识到政府行为结果的特征、资源配置或再分配决策是无法讨论的,如果不考虑公民通过使这些结果得以发生的通票过程而投入的资源的话”。布坎南正是从他这里吸收了立宪公共选择的观点,对规则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
在《自由、市场与国家》一书中,布坎南回顾了他个人逐步对公共选择问题产生学术兴趣的经过,并对公共选择理论中重要的问题及其发展过程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布坎南早期注意到了对经济学基础的忽视正在日益发展。他认为,经济学的基础是价格理论并且是应用于真正的显示问题的价格理论。通过价格机制运行的经济活动应该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在1962年写了《一致的计算》一书,它是推演一种政治宪制的经济理论的第一次尝试。1963年,布坎南和戈登在弗吉尼亚州的夏洛茨维尔又创办了“非市场决策制定委员会”,随后又出版了《非市场决策论文集》。1968年“非市场决策制定委员会”改名为公共选择协会,并正式出版了协会的机关刊物《公共选择》杂志。理论界的研究在学科建设上产生了影响,布坎南等人推动了所有权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和公共选择这三门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分支学科的出现。由于该中心所宣扬的宗旨不符合当时的主流经济学的基本主张(即对政府行为的十分信任),自1964年起该中心受到排挤。1969年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创办“公共选择研究中心”,侧重于对政治过程的理解,以此加强对市场过程的理解。这时,他们更加明确公共选择理论总体上是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和延伸。这种经济分析工具的应用为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公共选择在美国的高等学府开始为人所熟悉,而且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热情。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公共选择作为新政治经济学出现在欧洲、日本和其他地方。1982年该中心由乔治梅森大学接管,那里成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基地。1986年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布坎南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它标志着学术界对公共选择理论的普遍认可。

☚ 混合物品   特殊利益集团 ☛

公共选择理论

一种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政治决策问题的理论。18、19世纪,一些数学家曾研究投票设计问题。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布莱克(Black,Duncan,1908— )重新提出和研究了这类问题,成为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兴盛起来,其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Buchanan,James McGill,1919— )获198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研究公共选择理论的学派称为“公共选择学派”。该理论主张恢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经济研究上回到古典学派,因为古典经济学(即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政策选择的科学。该理论将概率论、博弈论引入研究,探讨集体的非市场决策过程,把政治决策过程视为市场决策过程,把选民、政治家和官僚视为政治市场中的博弈者。主要论证的是“政府失灵”问题。该理论从“经济人”假设出发,把政治市场中的“经济人”分为三类:(1) 选民。研究表明,有理性的选民们认为,他们投下的一票对他们的福利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们投票的热情不高,不愿花精力去了解他们所投下的一票会发生什么结果。(2) 政治家。他们是靠选民选上而生活的人。他们对有关问题的了解虽不能说和选民们一样差,但也不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好。他们的目标是使自己的收益(权力、收入和尊敬)最大化、选票数量最大化,并不一定会按“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共福利”的原则行事。(3) 官僚。他们是政策的职业执行者。其目标也是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他们的私人动机有三种,一是工作不要太辛苦,二是扩大本部门的规模,三是增加伴随其特殊地位而来的“外快”。公共选择理论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治制度与帕累托最优经济状态之间的关系,哪种政治组织可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或不利于提高社会效率,官僚主义对社会财富的结构和使用效率有何影响,代议制政治制度的运转逻辑,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实证分析,该理论认为,政府并非神的造物,不过是一种人类组织,在其中作出决策与实施决策的人也会犯错误;加之选民“合乎理性的无知”和“冷漠”、代议制中的“互投赞成票”等因素,很难对立法官员和官僚追求私利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结果就出现“政府失灵”问题,导致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该理论强调“政府失灵”,并不意味着政府行为和集体行为都是不必要的;主张将制度设计得能使个体行为超越自身的利益,或多或少地造福于选民。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

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者说是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公共选择理论所研究的是政治学的主题,如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党派政治学、官僚政治等。它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对政治行为进行成本——收效分析。当把这种分析运用于经济政策研究时,就得出了“政府失灵”的结论。
公共选择理论得出政府失灵的结论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选民、政治家和官员都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民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或利润)最大化,政治家追求的是选票最大化,官员追求的是财政预算最大化。从这种目标出发,政策只能是选民、政治家、官员之间追求利益行为的结果,而不是以配置效率的实现为目标的。第二,制定政策的程序是政治体制,即现行的民主制度,现行的民主制度是代议制民主,奉行多数原则,但这种制度并不能代表每个人的偏好或社会福利。所以,在这种政治制度之下产生的政策也就不一定符合配置效率的要求。政策失灵在于决定政策的政治过程的内在机制。
公共选择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最早产生于美国经济学家伯格森与阿罗对社会福利函数和社会选择函数的研究。尤其是阿罗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中提出的阿罗悖论,被认为奠定了公共选择的基础。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代表作有《自由、市场与国家》等,198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 公共管制   公用事业定价 ☛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把经济学引入政治学,并采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来分析政治制度,以克服政府干预的局限性和缺陷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理论。其创始人是被誉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并于198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的布坎南,还有戈登·塔洛克等等。1962年,布坎南和塔洛克合著的《赞同的计算》一书出版,标志着“公共选择理论”正式成立。此后,布坎南在其著作 《成本与选择》、《自由的限度》、与G·布伦南合著的《公共选择理论: 经济学在政治方面的应用》等书中,进一步发展和充实了这一理论。该理论试图说明公共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决定过程是如何运转的。它将人们在相应交换中获益的经济观念用到政治决策领域,认为政治制度就象一个市场,在这里,政治家就象企业家,公民 (选民) 就象消费者,选举制度就象交换制度,选票就象货币。人们建立起契约交换关系,一切活动都以个人的成本一收益计算为基础。布坎南认为,无论是政府政策的制定者 (政治家、政府官员等),还是作为选民的公民,都同经济人一样,是有理性、自私的人,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选民无力支付了解政治的成本,他们作为有理性的人往往不参与投票,由此决定普通选民对特殊利益集团的制约作用是有限的。政府往往为代表特殊利益集团的政策制定者所操纵,产生种种经济和政治弊端。布坎南指出,现代西方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如通货膨胀、失业、不平等和不公正感等),与其说是市场经济的破产,不如说是政治制度的不合理和失败。因此现在面临的挑战不是经济方面,而是政治方面,应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发明一种新的政治技术和新的表现民主的方式,控制官僚主义特权阶级的蔓延、滋长。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扩展到政治决策领域,并开拓了新的政治经济领域。其分析方法现已广泛地被经济学和政治学所接受,具有跨学科的影响,对社会科学是一非常重要的发展。

☚ 非均衡理论   社会主义、机会主义、修正主义、改良主义学说 ☛
000101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