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公共产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政府向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其范围很广,警察、国防、司法、教育、经济调节、卫生等均包括在内。可分为可生产的和天然的两类,灯塔等为可生产的,而阳光、空气等则为天然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非排他性,即:(1)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使用并不影响或排斥其他人的使用,因而增加一个使用者并不增加成本;(2)由全体公民共享,任何社会成员都可从中获得益处。公共产品的决策形式有三种:(1)由少数人或个别人决定;(2)少数服从多数;(3)全体一致通过。由此,公共产品的成本可分为:(1)决策成本——达成此项决策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与费用;(2)外部成本——达成此项决策所引起的人们的不满足程度。公共产品的提供和收费(征税)是政府参与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再分配的一个重要依据。 公共产品又称“公共物品”、“公共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排他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可以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竞争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就减少了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国防、海上导航用的灯塔,就是公共产品。一个人享有公共产品的好处时并不能排除其他人也享有它们的好处,一个人享有它们的好处时也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它们的享有。如果一种产品和服务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则称为“私人产品”或“私人物品”、“私人品”。如面包,当一个人吃一个面包时就排除了另一个人吃这个面包,同时也减少了面包总量。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和服务,一般均属私人产品。如果一种产品和服务具有竞争性而没有排他性,则称为“共有资源”。如海洋中的鱼,当一个人捕捞到鱼时,留给其他人捕捞的鱼就减少了,但不能阻止其他人也去捕捞。如果一种产品和服务具有排他性而没有竞争性,就存在着这种产品和服务的“自然垄断”。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亦称为 “公共财货”、“公共物品”。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他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 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他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 ☚ 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外部效应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