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第三五八旅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旅之一。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第4、第6师和陕北红军第28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张宗逊任旅长,李井泉任政治委员。辖第715、第716团。全旅共5000人。9月3日,由陕西富平出发,开赴山西抗日前线,23日到达神池地区。月底,以第716团第2营为基础组成雁北支队,深入雁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1月,忻崞独立团编为第714团,全旅发展到8000余人。5月,雁北支队转进到 北平(今北京)以西地区,与晋察冀军区部队一部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挺进冀东。6月,以第715团等部 组成大青山支队,于7月出发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12月,第715团(欠第3营)、716团随师机关奔赴冀中作战。1939年3~4月间,第715、第716团分别与冀中军区第4、第5支队合编为独立第1、第2旅。留在晋西北的第714团和师警备第6团等部组成新第358旅。9月,独立第2旅改称第358旅,1940年春,返抵晋西北。11月,晋西北军区成立, 旅机关兼第3军分区机关。12月,部队精简整编,辖第716、第7、第8团,部队减至7400余人。1943年6月,旅部率第716、第8团,西渡黄河,担负保卫延安的任务,先期到达的第715团归建。1944年2月,将刚归建的第7团撤编,人员充实到旅机关和部队。1945年8月,全旅再次东渡黄河,参加晋绥军区大反攻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