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索bā suǒ古书名。后用以泛指古籍。陆龟蒙《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岂但标八索,殆将包两仪。 八索相傳爲古書名。《尚書·序》:“八卦之説,謂之八索,求其義也。”張衡《應間》:“愍《三墳》之既穨,惜《八索》之不理。”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異稱 > 八索 八索 bāsuǒ 傳說中的上古書名,後亦借指古代典籍。《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杜預注:“皆古書名。”《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晉·葛洪《抱朴子·安貧》:“六藝備研,八索必該,斯則富矣;振翰摛藻,德音無窮,斯則貴矣。”宋·袁褧《楓窗小牘》卷上:“王初寮草詔曰:‘太極函三,運神功於八索;乾元用九,增寳歷於萬年。’” 八索 八索古书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晋杜预注曰:“皆古书名。”唐孔颖达疏引汉孔安国《尚书序》云:“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又引汉贾达云:“八索,八五之法。”后代多以指称古代典籍或八卦。元郝经《泰山赋》:“为万物之始终,藏八索之首尾。”——成为万物的开始和终了,内蕴着八索的开头至结尾。 ☚ 八师 八维 ☛ 八索bā suǒ〖名词〗 相传为古书名。孔颖达疏引孔安国《尚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东汉贾逵以八索是八王之法。张衡认为八索即《周礼》的八议。各说不一,皆无实据(1)。《子革对灵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个人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八索古书名。楚史官倚相阅读的古籍之一。一说《八索》即讨索八卦之义;一说为三皇五帝等八王之法;一说为《周礼》八议之刑;近人姜亮夫认为,《八索》本于箕子为周武王所陈治道《洪范》中之“庶征”,即“雨”(雨天)、“旸”(晴天)、“燠”(温暖)、“寒”(寒冷)、“风”(刮风)和“时雨”(及时降雨)、“时旸”(及时晴朗)、“时燠”(及时温暖)8种征兆,为带有天人感应色彩的地利之道,治民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