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八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八归

八归

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体见宋姜夔词,陶宗仪抄本《白石道人歌曲·目录》注属慢词;陈元龙《白石词选》于该调名下注“黄钟”,无征难信。《词谱》卷三六谓此调系姜夔自度曲,并列其词,双调,一百十五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四仄韵。平韵体见宋高观国词,载《竹屋痴语》。《词谱》亦谓系高自度曲,双调,一百十三字,上片十句五平韵,下片十一句五平韵。姜、高二词,叶韵平仄虽异,但体格极为相似,除下片起句及结句外,全词句读略同,句法亦同。

☚ 人在楼上   八六子 ☛

八归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远眺,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这首词抒写羁旅行役之苦,表现对于天际故人的相思之情。上片写景甚疏俊,论者以为“神似白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下片抒情起落有致,也不减柳七韵味。词章中心意思,应当是末尾二句: “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因此,不妨将它当作一首抒写离别相思的友情词来读。
 上片写景由近及远,由实而虚,层次分明。江上秋雨,江水沙洲,这是近景,从画阁中俯瞰而得; 微茫云屋,即渔市、樵村,这是远景,从画阁中远眺而成。近景显得很清楚,濛濛秋雨,萦绕江水,看得很清楚,而且还牵动了作者的愁思;江面上披着蓑衣的渔翁在烟雨中撒网,沙鸥一阵阵受惊而飞起,同样看得很清楚,并打断了作者的诗思。这是实实在在的景象。而远景则显得模糊不清,“冷眼”望去,就只能凭借经验,发挥联想,谓隔岸云屋,不易辨认,大概就是渔市和樵村,黄昏来临,人们正在燃竹晚炊。这是虚无缥缈的景象。但是,无论近景或远景,均由画阁中“人”的眼中看出。此时此刻,画阁中“人”,正在进行一次不愉快的旅行,其“愁独”心境也就自然而然地熔铸到远近所呈现的景象中来。因此,上片所写景,既清新秀美,面目甚可亲,又隐含着淡淡愁思,态度稍冷漠。
 下片抒情,由现在到过去,由过去返回眼前,最后由眼前的 “相思”照呼画阁眺望时的 “愁独”,人物内心世界便和盘托出。“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换头二句既承接上文,谓下片景象所染上的主观情感色彩,都与我的 “凄凉心目”有关,又开启下文,谓尽管久经风霜,但风流未减,权且借酒浇愁。于是,即引出以下种种愁思来。首先,他记起美好的过去。“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意即: 无论是骑马南陌,或者是泛舟官渡,都有佳人陪伴。古以黛绿画眉,绿即指眉,舒绿,即指舒展翠眉之意。这是值得留恋的经历,也是他所以 “愁独”的原因。接着,他由过去返回眼前。“只匆匆远眺,早觉闲愁挂乔木。”谓: 眼下独游至此,只要匆匆看一看远处景象,便更加惹起愁思。闲愁,无端的愁思。着一 “挂”字,谓此闲愁十分沉重。这是目前心境。歇拍进一步揭示 “愁独”原因。此处所谓 “故人”,可能是骑马、泛舟时陪伴玩赏的友人,也可能是别处友人。古代传说,雁足可以传书。无雁足,即谓无书信。至此,词作主意也是十分明了。
 有人说此词,有意发掘其思想意义,谓其 “愁独”心境与遭贬逐有关,并以 “然竹”为证,谓柳宗元 《渔翁》诗有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句,此诗写于遭贬逐之后,史达祖用此诗意,其处境正与柳氏相似。我看未必然。就词作所揭示的人物情绪看,所谓 “愁独”、“难续”、“未老” 、“难奈”以及 “相思”等等,这一些似都与遭贬斥无涉,相反,应当说与风流冶游情事相关,这是无庸讳言的。

古诗《八归》赏析解读 - 言情赠友诗 - 可可诗词网

八归

 

湘中送胡德华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筿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 问水面琵琶谁拨? 最可惜一片江山, 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11),棹移人远(12),缥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13),倚竹愁生步罗袜(14)。归来后,翠尊双饮(15),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16)

 
 《八归》词是姜夔在湘中送别情侣胡德华之作。有谓作于三十二岁时。夏承焘《姜白石编年笺校》 (下简称《笺校》)虽说是词于“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 (32岁) 湘中”作,但他在 《清波引·笺》 中又说: “此首与 《八归》 、《小重山令》 皆客湘时作,而无甲子。……三首当皆此前之作。兹附系于此。”可见,《八归》 并非作于三十二岁,而是此前之作。三十二岁前,姜夔 “来往湘鄂间” ( 《笺校·行实考》 ) ,时或漫游合肥,尚未结识老诗人萧德藻,萧之姪女亦尚未来归。作者倚汉阳姊氏,飘然一身,行踪无定,故有“合肥词事”的产生。《八归》 虽不一定属 “合肥词事”,但就其内容、性质来看,则与之颇类。明乎此,我们对词文的分析才有所依据。
 “芳莲”凋谢了,花轴上的粉,已在脱落。梧桐的翠叶,风吹去了绿色。庭院中绵绵阴雨,也停了。词的开篇,从“芳莲”、“疏桐”形状及色泽的变化,暗示了季节的迁移,秋天的来临,为下文送别渲染了气氛。绵绵阴雨 “乍歇”,阴霾已久的天色突然放晴,人的心情本应为之一爽,但词人却不然。他“抱影销魂”,神情恍惚,无可奈何。只见暗淡的萤光,在竹篱间闪动; 蔓延的苔藓,布满了石阶; 凄切的蛩声,敲击着耳鼓。“无端”三句,把主观感受同客观见闻,极协调地融合起来,亦情亦景,进一层烘托词人 “销魂”之态。“送客”句点题,明神情恍惚之因。“重行西去路”,一“重”字表明词人送别胡德华并非今次始,前此已有过多次相别。正在 “暗雨乍歇”、月色朦胧、重寻去路的当儿,水面传来琵琶声声。琵琶的声情,引起客中送客的词人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 《琵琶行》 ) 的况味,再也按捺不住,于是由衷发出 “问水面琵琶谁拨”的设问。运思细密,环环紧扣。“最可惜”二句,不直说自己与胡德华相处的日子是光阴虚度,辜负了 “一片江山”胜景,最为可惜,而却说这美好的山水,“总付与啼鴂”。古有啼鴂鸣而草衰之说。草木之衰意味着自然界美景的消逝。在诗词中,啼鴂鸣往往象征着离愁别恨,美好和幸福的失去。这里,词人用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笔法,使词章具有变直为曲、以浅藏深的艺术吞吐力量,耐人咀嚼。
 过片,“长恨相从未款”,总上启下,起着桥梁作用。回顾往日 “相从”的岁月,词人和胡德华之间亲切相昵之情尚 “未款” ,所以内心不能不为之“长恨”。再看今天,究竟为着 “何事”,“又对西风离别” ?真是旧恨未了,新愁又添,感情的债台越筑越高,“抱影销魂”的词人,如何禁受得起。行文上,上下片错综相承,针线严密。“长恨”承 “最可惜”; “又” 呼唤“重”; “离别”则与“送客”相应; “未款”二字,既包举上片,又开启下片; 两片之间,“一气到底,刀挥不断” ( 《艺衡馆词选》 引麦孺博语) 。千里送君,终有一别。“渚寒”三句,说胡德华终于坐船走了。“行舟”越来越小,航程越去越远,“渚寒烟淡”的江面,“缈渺”然只剩一叶航船尚在视线之内。这几句,把分别的地点 (码头) 、别后 “行舟”的航线、远望中缥渺“如叶”的航船,连缀成一幅点、线、面一片的立体空间画面,动与静交织,寓多层次、多侧面的内涵于寥寥数语之中。不言词人伫立岸头呆望,而词人憨厚的形象鲜明; 不写 “行舟”缓慢,但言船体 “如叶”,而词人远望时间之久,自寓其中; 不说词人对胡德华的难分难舍,而词人如痴似醉的眷恋之情毕现。言简意丰,表现力极强。“如叶”之舟,终于消失在水远天长的江面,视力再也见不到了。“想文君” 以下各句,更深一层写对胡德华的怀念。“想”是个领字,直贯下文。“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二句,径绘出胡德华在自己心中的倩影: “望久”,明其遥望时间之长; “倚竹”,状其凭借船篷伫立之态; “步罗袜”,写其在船头的挪步徘徊; “愁生”,径点出其与词人相别后的心情。手法上与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 同一机杼。“归来后”四句,词人进一步设想: 待胡德华此别“归来”,再也不能因为“相从未款”而抱“长恨”,定要“翠尊双饮”,欢叙重逢; 然后“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以尽兴尽情的相“款”来慰此别。“玲珑闲看月”,是闲看玲珑月的倒装。以常理言,别后重逢的情事必然很多。但词人仅以饮酒、下帘、看月三事了之。数句活现出一幅“室家之乐”的图画。事极简,而情极深; 情极婉,而词极清; 确如夏承焘先生所论: “不惟清空,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笺校·论姜白石的词风》)李白 《玉阶怨》 :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写的是美人月夜怀人之愁情。《八归》 一反其意,描状的是月夜闺中欢聚之乐。但这“室家之乐”是设想中情事,采用了以实笔写虚事虚景的手法,充满了浪漫色彩,创造了一个优美的艺术世界。唐圭璋先生指出,“白石传神于虚”,善于“以健笔写柔情”(见其《姜白石评传》) 。《八归》可谓一例。
 全词层层铺叙,一脉贯注; 虚笔、实笔交错运用,手法灵活多变。前人评其“有缝云剪月之奇,戛玉敲金之妙” (清邓廷桢《双砚斋词话》 ) 。确非过语。
八归

八归

史达祖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竟燃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远眺,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此词描写细腻,感情深沉,章法严密,韵味无穷。上片写清秋凭栏远眺之景,由近及远,由清晰到模糊,所写景物无不染上作者的主观色彩。下片抒触景所生之情,从当前以酒消愁,引起对风流往事的追忆,结尾又回到现实,以“望断淮山,相思无雁足”与开头“人瞰画阁愁独”照应,将作者孤独愁苦的情怀表现得更为突出。
☚ 东风第一枝   金人捧露盘 ☛
000109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