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八仙过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全名《争玉板八仙过海》。作者不详。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本,《古本戏曲丛刊》据脉望馆本影印。写白云仙请上八洞神仙赴阆苑赏牡丹,返回途中,八仙各显神通过海。东海龙王之子摩揭、龙毒抢走蓝采和的玉板。吕洞宾向二龙索讨玉板,发生战斗,飞剑斩杀摩揭,砍去龙毒一臂。四海龙王为复仇大战八仙,不能取胜,求救于天官、地官、水官三神。汉钟离知道后,也向太上老君求援,老君派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等助阵。双方争战,损害无数生灵。释迦佛劝两家罢兵,龙王交出八扇玉板,留下二扇给龙王作为失子的赔偿。此剧排场热闹,曲文也隽雅顺适。八仙过海的故事亦见于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情节大致相同,惟以八仙中何仙姑替代剧中徐神翁。小说当据此剧改编。京剧《摇钱树》亦演此事。 ☚ 四马投唐 娶小乔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八仙过海 八仙:指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民间传说中道家八个神仙过海,各有各的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办法。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有能耐谁就干,~,各显其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近义〕大显身手 大显神通 〔反义〕无能为力 〔连用〕各显神通 各显其能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八仙过海 【出处】: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第四十八回: “却说八仙来至东海, 停云观望。只见潮头汹涌, 巨浪惊人。洞宾言曰:‘今日乘云而过不见仙家本事。试以一物投之水,而各显神通而过, 何如?’ 众曰:‘可。’ 于是八仙各显神通渡过海去。” 【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八个神仙, 神通广大。他们的名字是: 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这八位神仙各有各的法术。有一次, 他们一同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 途经东海,停云观望。只见波涛汹涌,巨浪滔天。吕洞宾对众仙说:“如今天我们乘云而过,显不出仙家本事,不如我们每人都将自身携带的一件宝物投进海里, 让这些东西载着我们过海, 大家意下如何?”众神仙都一致同意吕洞宾的意见。于是八仙各显神通, 乘风破浪, 顺利地渡过了东海。 【意思】: 八仙过海时, 各自显示出一套法术。八仙: 民间传说中的八个神仙: 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比喻在某一个集体中, 各人有各人的方法, 或各自拿出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任务。 【古例】: 清·李海观《歧路灯》第六十八回:“我如今与舍弟分开, 这弟兄们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我叫舍弟看看我的过法。”老舍《茶馆》第一幕:“庞太监:‘说得好, 咱们就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吧! 哈哈哈!’”
八仙过海bāxiān-ɡuòhǎi比喻各人尽情施展本领。 八仙过海传说八仙过海时不用船只,各自使用法术。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参见 【八仙】。 八仙过海bā xiān guò hǎi民间传说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八个神仙,过海时不用船,各施法术,各显神通。比喻各有各的本领、办法。周立波《暴风骤雨》二部一回:“穷棒子闹翻身,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显示本领 显示本领展爪 出手 显本事 显身手 ☚ 显示能力 显示才能 ☛ 八仙过海全称《争玉板八仙过沧海》。戏曲。明无名氏撰。四折。此剧记白云仙请八仙阆苑赏牡丹毕,各回仙境。行至东海边,乘酒兴各显神通渡海。蓝采和履玉板过海,被东海龙王之子摩揭龙毒擒拿,并抢去玉板,因此引起八仙与四海龙王一场激战。后经释迦佛相劝,两家乃罢兵。排场极为热闹,而曲文颇多隽语,宾白亦顺适流畅,或为文人学士所撰。有脉望馆钞校内府本,《孤本元明杂剧》本。一九五八年,中国戏剧出版社重印商务印书馆《孤本元明杂剧》排印本。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明之神魔小说(上)”载: 《四游记》,其书凡四种,一曰《上洞八仙传》,亦名《八仙出处东游记传》。“传言铁拐(姓李名玄)得道,度钟离权,权度吕洞宾,二人又共度韩湘曹友,张果蓝采和何仙姑则别成道,是为八仙。一日俱赴蟠桃大会,归途各履宝物渡海,有龙子爱蓝采和所踏玉版,摄而夺之,遂大战。八仙 ‘火烧东洋’,龙王败绩,请天兵来助,后得观音和解,乃各谢去,而‘天渊迥别天下太平’之候,自此始矣。”又据《东游记传》载,八仙过海时,吕洞宾倡议,谓不得乘云而过,须各以物投水,乘所投之物而过。于是,铁拐李投杖水中,自立其上,乘风逐浪而渡;韩湘子以花篮投水中而渡;吕洞宾以箫管投水中而渡;蓝采和以拍版投水而渡。其余张果老、曹国舅、汉钟离、何仙姑等亦各以纸驴、玉版、鼓、竹罩投水中而渡。终俱得渡海。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梁祝 阿勒帕米斯 ☛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神话传说。传说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韩湘子、张果老、蓝采和、曹国舅和何仙姑这八位神仙同赴蟠桃大会,返回过海时,吕洞宾提议,大家都不得腾云驾雾,必须投入海中一件随身宝物,乘所投之物过海,大家都同意。于是相继将宝器投入水中,踏在上面,有说有笑,游于海上。龙王太子于宫中看到蓝采和所踏的玉版十分可爱,追而夺之,引起龙王与八仙的一场大战。八仙火烧大海,龙王惨败,请来天兵助战,相持不下。后得观音菩萨调解,双方罢战,龙王交还玉版,八仙遂去。蓬莱城北临海陡起的丹崖山上,有蓬莱阁,相传为八仙过海前饮酒聚会的地方。阁下有“仙人桥”,传说为过海起步之处。至今仍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此外,青岛的崂山一带,相传也是八仙过海的地方,因而有“八仙过海,崂山起步”之说。由此可见,八仙过海这一神话,在山东流传是非常广泛的。 ☚ 二桃杀三士 八角琉璃井通南海 ☛ 八仙过海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这七男一女,都是本领高强的神仙。一日,他们结伴同行,应西王母的邀请,去瑶池赴蟠桃盛会。哪知行至半途,被东海大洋所隔,只见巨浪滔天,波涛汹涌,挡住了去路。 八仙过海bā xiān ɡuò hǎi八仙:指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民间传说中道家八个神仙过海,各有各的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办法。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有能耐谁就干,~,各显其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八仙过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格式 掌故式。 八仙过海bāxiān-guòhǎi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相传八仙曾赴王母娘娘蟠桃会,醉酒而返,途经东海,铁拐李以拐杖作舟,汉钟离以乐鼓凫水,张果老骑毛驴踩波踏浪,其余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何仙姑分别站在箫管、拍板、花篮、阴阳版、竹罩上面,浩浩荡荡渡过了东海。比喻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办法。常与“各显神通”连用。 八仙过海bā xiān ɡuò hǎi解释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后用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八仙过海bā xiān ɡuò hǎi多与“各显神通”连用。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bā xiān guò hǎi;gè xiǎn shén tōng八仙:道教传说中的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他们在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比喻各人尽情发挥自己的本领或才能。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九回:“我如今与舍弟分开,这弟兄们是~,我叫舍弟看看我的过法。” 八仙过海bāxiān-guàhǎi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贾平凹《腊月 ·正月》:“大家都在争着富,是龙就成龙,是虎就成虎,~,各人会有各人的神通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