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全鹿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全鹿丸 全鹿丸 quánlùwán 丸藥。以全鹿爲主藥組方,故名。佐藥有中鹿、鎖陽、黨參等三十二味。主治百損五勞七傷,腎陰虧損,腰膝酸軟,崩漏帶下。參閲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古方八陣》卷五十三。 全鹿丸《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八方。中鹿(退毛、去皮及内脏)一只,人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生地黄、熟地黄、黄芪(蜜炙)、天门冬、麦门冬、枸杞子、杜仲(盐水炒)、牛膝(酒拌蒸)、炒山药、炒芡实、制菟丝子、五味子、锁阳(酒拌蒸)、肉苁蓉、补骨脂(酒炒)、巴戟天、胡芦巴(酒拌蒸)、川续断、覆盆子(酒拌蒸)、楮实子(酒拌蒸)、秋石、陈皮各一斤,川椒(去目,炒)、炒小茴香、沉香、青盐各半斤。鹿肉加酒煮熟,横切,焙干为末,取皮同内脏仍入原汤熬膏,和肉末(骨须酥炙)及诸药末,炼蜜和捣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至九十丸,空腹、临卧用姜汤、盐汤或白水送下,冬用温酒亦可。功能补诸虚。治百损五劳七伤,肾阴亏损而致的精神衰惫,神志不安,头眩耳聋,盗汗遗精,面色萎黄,腰膝无力,及妇女血亏,崩漏带下等症。 全鹿丸 《古今医统》卷四十八【组方药物】 中鹿1只(用鹿肉加酒煮熟,将肉横切,焙干为末;取皮、肚杂洗净入原汤熬膏,和药末为丸;其骨须酥炙,为末,和肉末、药末一处,捣不成丸,加炼蜜)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芪(蜜炙) 天门冬 麦门冬 枸杞 杜仲(盐水炒) 牛膝(酒拌蒸) 山药(炒) 芡实(炒) 菟丝(制) 五味子 锁阳(酒拌蒸) 肉苁蓉 破故纸(酒炒) 巴戟肉 葫芦巴(酒拌蒸) 川续断 覆盆子(酒拌蒸) 楮实子(酒拌蒸) 秋石 陈皮各500克 川椒(去目,炒) 小茴香(炒) 沉香 青盐各250克 全鹿丸 全鹿丸出自《景岳全书》,由鲜鹿肉鹿角胶鹿茸鹿肾鹿尾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山药熟地黄干地黄当归川芎枸杞子菟丝子楮实子覆盆子胡芦巴杜仲续断牛膝补骨脂巴戟天肉苁蓉锁阳秋石麦门冬陈皮天门冬芡实大青盐茴香沉香花椒组成。主治 ☚ 鹿茸大补丸 人参鹿茸丸 ☛ 全鹿丸quánlùwán《景岳全书》方。鹿(去皮及头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生地黄、熟地黄、黄芪、天冬、麦冬、枸杞、杜仲、牛膝、山药、芡实、菟丝子、五味子、锁阳、肉苁蓉、补骨脂、巴戟天、胡芦巴、续断、覆盆子、楮实子、秋石、陈皮、川椒、小茴香、沉香、青盐。蜜丸, 每服三钱。治肾阳亏损而致的精神衰惫、神志不安、头眩耳聋、盗汗遗精、面色萎黄、腰膝无力, 及妇女血亏, 崩漏带下等症。 全鹿丸 全鹿丸本方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三。又名百补全鹿丸、大补全鹿丸。方由中鹿(缚杀之,退去毛,将肚杂洗净,同鹿肉加酒煮熟,将肉横切焙干为末,取皮同肚杂仍入原汤熬膏,其骨须酥炙为末同入之)一只,人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生地黄、熟地黄、黄芪(蜜炙)、天门冬、麦门冬、枸杞、杜仲(盐水炒)、牛膝(酒拌蒸)、山药(炒)、芡实(炒)、菟丝(制)、五味子、锁阳(酒拌蒸)、肉苁蓉、破故纸(酒炒)、巴戟肉、葫芦巴(酒拌蒸)、川续断、复盆子(酒拌蒸)、楮实子(酒拌蒸)、秋石、陈皮各一斤,川椒(去目,炒)、小茴香(炒)、沉香、青盐各半斤组成。上先须精制诸药为末,和匀一处,候鹿膏熬成,加炼蜜和捣为丸,桐子大,焙干,用生黄绢作小袋五十条,每袋约盛一斤,悬置透风处,用尽一袋又取一袋,阴湿天须用火烘一、二次为妙。每服八、九十丸,空心临卧姜汤、盐汤、白汤任下,冬月温酒亦可。功能壮肾阳,益精血。主治肾阳亏损而致的精神虚惫,头眩耳鸣,面色萎黄,体虚怕冷,腰膝痠软,阳痿精冷,妇人宫寒不孕,崩漏带下;老年阳衰,精髓空虚,步履不便,手足麻木,遗尿失禁等。 ☚ 右归丸 鹿茸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