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全社会信用规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全社会信用规划

全社会信用规划

中国人民银行对全社会信用活动总量进行宏观管理的一种手段。全社会信用规划的对象包括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金融投资公司以及企业发行债券筹资等信用活动。
1985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信用形式已由单一的银行信用逐步发展成为国家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多种信用并存的信用活动方式。1986年底,根据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发展的情况,为了在改善和加强中央银行宏观管理的同时,开拓、建立和健全资金市场,人民银行在制定1987年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时提出:1987年“除编制信贷计划外,要编制全社会的信用规划,在搞好综合平衡的前提下,开辟新的筹资渠道。”1987年初,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联合转发的《第三次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工作座谈会纪要》中进一步提出,“试点城市人民银行,应在测算本市社会资金潜力、经济增长率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总规模,编制本市的社会信用规划,包括银行信贷计划,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与运用计划,以及债券、股票发行计划。”1987~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的部分分行试编了本地区的社会信用规划。
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试编了社会信用规划。试编的社会信用规划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等国家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计划,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计划,以及企业直接融资的规划等。
编制社会信用规划是为了对全社会的信贷资金进行综合平衡,规划社会各种信用活动的资金来源、资金投向和结构,确定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保持信贷资金在部门结构和期限结构上合理分布。目前,社会信用规划仍处于试编阶段,社会信用规划中的有关控制指标同国家信贷计划一同上报国务院批准后,由人民银行负责下达,并组织各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 金融计划与宏观经济调控   国家银行信贷计划 ☛
全社会信用规划

全社会信用规划

指某一国家信用收缩与扩张计划的总和。是国家货币管理当局对全社会信用活动总量进行宏观管理的一种手段。全社会信用规划一般包括中央银行,各类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以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计划,以及企业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计划。国家货币管理当局通过编制全社会信用规划对全社会的信贷资金进行综合平衡,规划社会各种信用活动的资金来源、资金投向和结构,确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合理幅度,以保持信贷资金在部门结构和期限结构上合理分布。
我国的全社会信用规划是1989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开始试编的。试编的社会信用规划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等国家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计划,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计划,以及企业直接融资的规划等。社会信用规划中确定的有关控制指标要同国家信贷计划一同上报国务院批准后,再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下达,并组织各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还要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目前,我国的全社会信用规划已渐趋成熟和完善,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国家调控全社会信用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 紧缩银根政策   储蓄政策 ☛
000018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