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全民公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全民公决quánmínɡōnɡjué有投票权的全体公民对重大问题投票作出决定的行为。 决定方式 决定方式在内部决定:内定 ☚ 决策1 商定 ☛ 全民公决又称“全民投票”、“公民投票”。见〔公民投票〕。 全民公决又称公民公决。由公民直接用投票等方式表示对议案或决策赞成与否的制度。以公民公决方式通过立法案是全民公决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除公决立法案外,公决制度还包括公决其他一些诸如有关国家体制和政府政策的议案或决策。公决立法案有两种情况:(1)有的立法案在立法机关审议、表决后再由公民对立法案表示赞成与否的表决,这种情况可称为公民复决。(2)有的立法案,立法机关无权表决而只能由公民直接进行表决,或是有的立法案公民可直接表决而不必先经立法机关表决再由公民复决。古希腊即有全民公决的雏形。在当代,公民公决制度在许多国家得到发展。公民公决一般仅适用对重大立法案的表决,主要是对制宪议案、宪法修正案、宪法性法律和其他重要法律案、重要的国际公约进行表决。有的国家对公民公决的适用范围不作严格限制。对立法案实行公民公决。有的是基于某些立法案属于法定必须交付公民公决的议案,仅有立法机关的通过而未经公决,不能成为法律。这种法定公民公决称强制公民公决。有的基于法律授权的机关或人员提议实行公民公决。这种公决称选择的或任意的公民公决。如果无人对法案提议公决,法案在立法机关通过后即成为法律。有权决定或提议实现公民公决的机关和人员主要是:立法机关、议员,国家元首,政府、政府首脑,公民,地方国家机关;有的国家是其中某一方面的机关或人员有权,有的是几方面的机关或人员共同行使这一权力。实行公决制度的国家对公决日期的确定、公决方式的采用、公决结果的公布,都有详略不等的规定。公民公决作为一项立法制度能否获得好的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公民法律意识水平以及这一制度本身完善与否等。 全民公决见“公民投票”。 全民公决Referendum通过全体公民直接投票以解决重大政治问题的方法。加拿大的经验表明,全民公决可以是宪法性的或简单立法性的,或具有仲裁的非立法作用。可对政府有约束力或只有参考价值。政府或人民都可以提出用全民公决来解决某一政治问题。迄今为止,加拿大联邦政府只举行过两次全民公决,一次是1898年为禁酒问题而举行的立法性全民公决,另一次是1942年为征兵问题而举行的仲裁性全民公决,这两次全民公决对政府都没有法律约束力。各省也都曾为诸多社会问题举行过全民公决。虽然在传统上都只起一定的参考咨询作用,许多观察家还是认为全民公决作为一种真正的民主手段是十分有用的。 全民公决 全民公决政府将重大政治问题交由全体公民投票表决从而影响政治决策的政治行为。原波兰政府在其国内首倡。原波兰议会于1987年5月修改宪法时增加了 “劳动人民通过公决表达意愿来行使国家权力” 的条款。同时通过 《社会协商和公决法》,规定 “对国家、地区的发展以及对公民的利益和生活条件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可以提交社会协商和公决”。原波兰政府曾于1987年11月就经济改革和政治生活民主化、扩大基层和公民的权利问题进行公民公决。公决扩大了民主渠道,可以检验政府决策的可行性及公民对政府决策的心理承受力。后其他国家根据需要也采取过全民公决方式处理较为重大的国内政治问题。 ☚ 院外活动集团 英国政治制度 ☛ 全民公决 全民公决见“公民投票”条。 ☚ 全及总体 全苏社会经济问题社会舆论研究中心 ☛ 全民公决quán mín ɡōnɡ jué指一国通过全体公民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有关国家内政、外交等可能影响国家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的一种决策方法。referendum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