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兔死狗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一贯作风,况且宋江等人原属“巨寇”,桀骜不驯,虽已招安,但终是心腹之患,其结局悲惨是注定了的。(赵子云《梁山英雄的结局》)
异 鸟尽弓藏 飞鸟没有了,弓也就收藏起来不用了。旧时用来比喻封建君王取得政权后,功臣遭到废弃。现比喻目的达到后,将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语义较轻。
在这本书里,他写有《功臣不可为》一文,认为过去人们以为鸟尽弓藏的原因是“功高不赏,挟震主之威,不能善自韬晦,故鲜以功名终者”,其实不然。(牧惠《雍正与年羹尧》)根据“鸟尽弓藏”的规律,老袁当然没有必要再重视“弓”的存在。(田遨《杨度外传》中卷九)
兔死狗烹 烹:烧煮。野兔捉完了,猎狗不再有用,就被煮来吃了。原比喻给帝王卖命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被杀戮。现泛指事情成功后,出过大力的人被抛弃或被杀害。语义较重。
他懂得兔死狗烹的道理,一个变节者,当没有油水可以榨取的时候,就像瓜皮果壳那样,被扔进垃圾堆里去了!(黎汝清《皖南事变》第十四章)不过末世的人才荒,大多在盛世时就埋下了伏笔,一旦外患消除,局势稳定,百废俱兴,歌舞升平之际,人才大多面临“兔死狗烹”的悲剧。(关 东 客《末 世 人 才 哪去了?》)
都是比喻性成语。都语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都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废弃或踢开。都常作各类句子成分。
  • 上一篇:逆来顺受;任劳任怨
  • 下一篇:忸怩不安;坐立不安

兔死狗烹tùsǐ-gǒupēng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煮来吃了。谓事情成功之后,把有功劳的人抛弃或杀掉。多指统治者杀戮功臣。源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个很有才能的大夫,一个叫范蠡(lí),一个叫文种。由于勾践不听范蠡的劝告,出兵进攻吴国,结果惨遭失败。当他被吴军围困在会稽,走投无路,准备全家自杀时,范蠡劝他忍辱负重,假装投降,伺机报仇。后来,由于文种两次到吴国活动,终于骗取了吴王夫差的信任。在范蠡和文种的帮助下,越国很快得到了恢复,并于公元前475年吞并了吴国,使越王成为东南方的诸侯霸主。
对于越国来说,范蠡和文种都是有特殊贡献的功臣。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们本可以安享富贵,勾践甚至声称要与范蠡将越国分而有之。但是,范蠡深知勾践的为人,因此,在越王称霸之后,便主动舍弃了荣华富贵,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范蠡隐居以后,托人带信给文种,信中说:“飞鸟都射完了,好的弓箭就会被收藏起来;野兔打光了,猎犬就会被主人煮了吃掉。你为何不赶紧抽身以避灾祸?”文种看了范蠡的来信,便装病不去上朝。可是为时已晚,勾践还是听信谗言,让文种自杀了。
后人把“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简化为“兔死狗烹”。现在多用来比喻统治者屠杀功臣。

兔死狗烹

兔子死了,猎狗失去了作用,便被杀煮吃食。比喻事成之后,把有功之人抛弃或杀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自齐遗大夫 (文) 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又《淮阴侯列传》:“ (韩信) 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 高鸟尽,良弓藏; 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猎犬烹。”

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

见“狡兔尽则良犬烹”。

兔死狗烹

(同)鸟尽弓藏
(反)崇功报德 幸灾乐祸

不义

不义

不谊 非义
指责对方很快就背信弃义:墨迹未干 墨沈未干 墨汁未干
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卸磨杀驴
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过河拆桥 过桥抽板
事情成功后就忘了赖以成功的凭借:得鱼忘筌 忘筌得鱼
事情成功后,有功的人不受重用:兔死犬饥
事情成功后,功臣就被抛弃或杀害:鸟尽弓藏 鸟得弓藏 弓藏鸟尽
事情成功后,就抛弃或杀害从前出过力的人:烹狗藏弓 藏弓烹狗 狗烹弓藏
事情成功后,曾经效劳出力的人被杀掉:兔死狗烹 兔尽狗烹

另见:忘本 做坏事 ︱义气 义行

☚ 不义   忘本 ☛
兔死狗烹

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语出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中范蠡给文种的信。范蠡字少伯,本为楚国人,后被越国大夫文种举荐给越王勾践,任上将军。公元前496吴越战于槜李 (参见 “槜李之战”条),吴王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日夜勤兵,誓报父仇。越王勾践不听范蠡劝谏,出兵伐吴,大败于夫椒 (参见“夫椒之战” 条),勾践被吴军层层包围于会稽山,只得听从范蠡的建议,派文种卑辞厚礼向吴求和。文种携美女宝器赂贿疏通吴国太宰嚭后,膝行顿首恳求夫差,使吴国罢兵而还。之后勾践再依范蠡建议,经十年卧薪尝胆,于前473年将夫差包围于姑苏山。夫差见吴国国土已尽归越国,知大势已去,派使臣请勾践像夫差当年放过勾践一样放过夫差。勾践想允和,范蠡提醒勾践勿忘会稽之耻和二十二年卧薪尝胆,并击鼓传兵,赶走吴国使者。夫差不得已自杀,吴灭,勾践终成霸业。此时,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便向勾践辞行,带着家人乘舟浮海来到齐国,并从齐国给文种写信说: “蜚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文种由此称病不朝,但还是被勾践赐死。后世以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形容君主把臣属当作工具,无用时即弃之不顾或者杀害。

☚ 卧薪尝胆   徙木立信 ☛

兔死狗烹

兔子消灭完了,猎狗因不再需要而被烹食。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出过大力的人抛弃或杀掉。多指统治者杀戮为其效力卖命的人。狗:猎狗。烹:烧煮食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

the hounds are killed for food once the hares are bagged—trusted aids are eliminated when they have outlived their usefulness;one’s services are required only in time of need
❍ 一旦义军战败,将军对朝廷已无用处,鸟尽弓藏、~的时候就要到来。(姚雪垠《李自成》 Ⅰ—190) If once you defeat us,the court will have no further use for you. When all hares are killed,the hounds will be stewed and eaten.
❍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Then Fan Li left,sending Wen Zhong a letter from Qi in which he said,“When all the birds are killed the good bow is put away. When the cunning hares are dead the hounds are made into stew. The king of Yue with his long neck and predatory mouth is a good companion in time of trouble but not in time of peace. You had better leave.”

兔死狗烹tu si gou peng

the hounds are killed for food once all the hares are bagged—trusted aides are eliminated when they have outlived their usefulness

兔死狗烹

the hounds are killed for food once all the hares are bagged—trusted aids are eliminated when they have outlived their usefulness

兔死狗烹tù sǐ ɡǒu pēnɡ

兔子死了,猎狗也就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杀掉或抛弃那些曾经出过大力的人。trusted aides are eliminated when they have outlived their usefulness, kill the hounds for food once the hares are bagged

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

【解义】原意指兔子被捕杀后,猎狗被煮着吃了。比喻为统治者效劳尽力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典故】春秋时代,越国灭了吴国之后,功臣范蠡逃到国外,给另一位功臣文种写信说:“鸟打完了,好弓便被藏起来;兔子死光了,猎狗便被杀来煮着吃。越王这个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你再不走,就有杀身之祸了。” 文种不听,后果然被杀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用法】多用于为人出力后,已再无可利用时,就被别人一脚踢开或杀掉的情况。
【例句】鸟尽弓藏,~,韩信为刘邦打了许多胜仗,最后还是被刘邦的妻子阴谋杀害。
【近义】鸟尽弓藏
【反义】饮水思源

兔死狗烹

《辞源》源云:《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猎犬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自齐遗大夫(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按,此语之出,江苏版《成语词典》补逸云: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九回:“大凡古来有识见的英雄功成名就,便拂衣而去,免使后来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祸。”内蒙古版《汉语常用成语手册》补逸云: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又按,此语之源当是:《韩非子·内储说下》:“太宰嚭遗大夫(文)种书曰:‘狡兔尽则走狗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大夫何不释吴而患越乎?’”

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

兔子死了,猎狗就煮吃了。旧时常比喻君主杀戮功臣,即事成见弃之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遣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淮南子·说林》:“狡兔得而猎犬烹。”

兔死狗烹

春秋时期,越国与吴国多次交战,相互间结下怨恨。
有一年,越王勾践兴兵攻打吴国,吴王夫差挑选精兵将越军团团围困在会稽山。越王派大夫文种向吴王求和。文种利用美女和宝器引诱吴国太宰嚭,说服吴王赦免了越王。
越王勾践回到越国,时刻提醒自己不忘会稽山的耻辱。亲自参加耕作,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委曲自己的身份,礼贤下士。国家的政事交给大夫文种,而派范蠡和大夫柘稽,作为求和于吴国的人质。两年后,范蠡回到了越国。一直追随越王,出谋划策。
二十年后,越国再度讨伐吴国,吴国因为与齐、晋交战疲惫不堪,所以越国大败吴国,雪了会稽山之耻。
越王在诸侯中称霸,范蠡因为劳苦功高被授为上将军。然而范蠡了解勾践这个人,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欢乐,越王居于高位,很难与他相处无安,时间久了,必然为越王不容。仔细考虑后,范蠡上书越王表示自己的心迹:“我听说过,主上有忧患,臣下就该劳苦心志;主上受侮辱,臣下就该为之献身。从前,您受辱于会稽,我之所以没有去死,是为了帮助您报仇雪恨,现在仇恨已报,您可以统治天下,而我有我的志趣,请您不要勉强我。”随后,范蠡收拾了简单的行装,离开越王到齐国去了。
范蠡逃到齐国后,经常惦记着文种,文种是越国的功臣,一直在越王身边辅助他。范蠡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飞鸟射光了,良弓就会被收藏起来;狡兔射死了,跑得再快的猎狗也会被煮熟吃掉。这是因为飞禽和兔子死了,帮助猎人追捕猎物的弓箭和猎狗也就没什么用处了。越王这个人,脖子很长,嘴尖得像乌鸦,这种长相的人内心一定很残忍。我跟他这么多年,我知道他心胸狭窄,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现在越国称霸于诸侯,不再需要我们了。你还是趁早离开他,免得招来杀身之祸。”文种看了信后,就称病不上朝。有人诬陷文种要犯上作乱,越王听信谗言,赐给文种一柄剑,逼他自杀了。
“兔死狗烹”这个成语,是说兔子死了,猎狗也被煮来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掉,多指统治者杀害功臣。

兔死狗烹tù sǐ ɡǒu pēnɡ

烹:煮。兔子捕杀后,猎狗就被煮着吃掉。比喻事情办成后,就把曾有贡献的人杀掉或踢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例】封建时代,统治阶级为巩固其权位,常常用~的伎俩除掉一些有功的大臣。
〔近〕过河拆桥
〔注〕“烹”读pēng。

兔死狗烹tù sǐ ɡǒu pēnɡ

【释义】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大力的人杀掉。
烹:??.
?? ??? ??? ?? ????.
????.
【例句】兔死狗烹是忘恩负义的行为。
????? ????? ???.
?忘恩负义??????.
【近义词】鸟尽弓藏 过河拆桥
【反义词】感恩戴德

兔死狗烹tù sǐ ɡǒu pēnɡ

烹:烧煮。把兔子捕杀后,捕兔的猎狗就被烹煮吃掉。比喻事成之后,出过力的人就被抛弃或杀掉。多指残害有功之人的行为。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一九:“一旦义军战败,将军对朝廷已无用处,鸟尽弓藏、~的时候就要到来。”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蜚:同“飞”。)
〔变式〕兔尽狗烹
〔近义〕过河拆桥 卸磨杀驴 鸟尽弓藏
〔辨析〕见“过河拆桥”(221页)。
〔连用〕鸟尽弓藏

事成之后,有功的人被杀害或被抛弃兔死狗烹;兔尽狗烹;狡兔死,走狗烹

格式 比喻式。
释义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主人烹食了。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举例 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西游记》第二七回)

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

鸟尽弓藏
niao jin gong cang
【兔死狗烹】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煮了吃。比喻事情成功后,将曾经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掉。源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鸟尽弓藏】 飞鸟没有了,鸟弓也收起来不用。比喻事情成功后,将曾经有过功劳的人抛弃或杀掉。源出同上。
﹝例﹞ 大凡古来有识见的英雄功成名就,便拂衣而去,免使后来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祸。(清·陈忱:《水浒后传》)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过河拆桥
guo he chai qiao
兔死狗烹 卸磨杀驴
tu si gou peng xie mo sha lu
【得鱼忘筌】 捕了鱼就忘掉了筌。比喻目的达到后就忘掉原来的凭借。筌:捕鱼用的器具。源出《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过河拆桥】 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将人踢开,一点不念旧情。
【兔死狗烹】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煮来吃了。比喻目的达到后将曾经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害。语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自齐遗大夫[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卸磨杀驴】 磨完东西把拉磨的驴子杀掉。比喻事成之后将出过力的人抛弃。
﹝例﹞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 祥子受了那么多的累,过河拆桥,老头子翻脸不认人,他们替祥子不平。(老舍:《骆驼祥子》) 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明·吴承恩:《西游记》) 卸磨杀驴是很没有道德的。
饮水思源
yin shui si yuan
【饮水思源】 喝水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源出北周庾信《征调曲》:“饮其流者怀其源。”
﹝例﹞ 他竟然无耻地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不饮水思源,宣称“学生没有爱国的资格。”学生们起来同他辩论,他就把一个姓吴的女生绑起来毒打。(苏叔阳:《大地的儿子》)

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

烹:煮。兔子捕杀完了,猎狗就被煮着吃掉。比喻事情办成后,就把曾有贡献的人杀掉。
〔例〕看到公司几个部门经理被辞退,他心中突然感到一种~的悲哀。
【提示】多作定语,也可独立成句。

兔死狗烹tùsǐ-ɡǒupēnɡ

《韩非子·内储说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作“狡兔死,走狗烹”。烹:煮。兔子死了,猎狗也就被煮来吃了。后以“兔死狗烹”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害。参见“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tù sǐ ɡǒu pēnɡ

兔子死后,猎狗就被煮了吃。比喻事成之后,就抛弃或杀掉有功之人。多用于统治者杀害功臣。也作“兔尽狗烹”。

兔死狗烹tù sǐ ɡǒu pēnɡ

【解义】 原指兔子被捕杀后,猎狗被煮着吃了。比喻为统治者效劳尽力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典故】 春秋时代,越国灭了吴国之后,功臣范蠡逃到国外,给另一位功臣文种写信说:“鸟打完了,好弓便被藏起来;兔子死光了,猎狗便被杀来煮着吃。越王这个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你再不走,就有杀身之祸了。”文种不听,后果然被杀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用法】 多用在为人出力后,已再无可利用时,就被别人一脚踢开或杀掉的情况下。
【例句】 鸟尽弓藏,~,韩信为刘邦打了许多胜仗,最后还是被刘邦的妻子吕后阴谋杀害。
【近义】 鸟尽弓藏
【反义】 饮水思源

兔死狗烹tu si gou peng

兔子被捕杀后,猎狗也就被煮食了。比喻事情成功后,有功的人被杀害。多指统治者杀害功臣。
【也作】兔尽狗烹 狡兔死,走狗烹
【近】鸟尽弓藏 飞鸟尽,良弓藏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niǎo jìn gōng cáng;tù sǐ gǒu pēng

烹:煮。鸟被打光了,便把弹弓藏起来;兔子被捕杀光后,便把猎狗煮了吃。比喻事情办成之后,便把有功劳、有贡献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残害。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一旦义军战败,将军对朝廷已无用处,~的时候就要到来。”

31G4【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

兔子被打死了后猎狗也就被人烹食了。比喻事成之后就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甚至杀害。烹:煮。也作“狡兔死,走狗烹”。

兔死狗烹tùsǐ-gǒupēng

〔并列〕 兔子死了,猎狗被煮了吃掉。比喻事情成功了,把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引申为忘恩负义。语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所谓~,统治阶级是惯用这个毒计来巩固自己的权位的。”
△ 贬义。多用于人际关系,特别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本性方面。用法与“鸟尽弓藏”同,但语意较重。
【近义】鸟尽弓藏
〖反义〗崇德报功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niǎo jìn gōng cáng;tù sǐ gǒu pēng

【综】藏:收藏。烹:烧煮食物。飞鸟射尽,弹弓则被搁置一旁不用;兔子捕杀完了,猎狗也就可以煮来吃了。旧时比喻大功告成,封建帝王就把功臣抛弃或杀害。现比喻目的达到,就把追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例】
❶ 《西游记》二十七回:“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❷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立此存照(四)》:“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
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汉人也配享太庙…… 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❸ 在中国封建社会,许多开国功臣都难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命运,成为专制独裁统治的牺牲品。
【辨】复句式成语,通常连用,也可单说。

☚ 画地作狱;刻木为吏   罄山采木;竭泽求鱼 ☛

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烹:烧煮。即兔子死了,猎狗也就被煮来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出过大力的人抛弃或杀害。也作“兔尽狗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