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免疫调节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免疫调节剂immunoregulatory agents

即免疫增强剂。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防治疾病。近代免疫学的发展,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失调和缺损密切相关,研究了许多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类新的药物。
免疫药物有合成化合物(如左旋咪唑、细胞毒药物)、天然产物(植物药中有效单体、抗生素)、生化制品(抗淋巴细胞血清、天门冬氨酶)和免疫系统产物(转移因子、胸腺素、interleukine)等。根据药物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特点可分为:免疫佐剂、免疫促进剂、免疫抑制剂、免疫正常化药剂、免疫替代剂、免疫增强剂、免疫调节剂等。
免疫药物的选择性系指一种药物能选择性地对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某个或几个环节起作用。理想的药物应是选择性地作用于免疫反应的某一环节,但目前的免疫药物作用选择性较低。为提高免疫药物作用选择性,除设计新药外,还可以设计合理的服药程序。例如,一种药物对两类细胞都有杀伤作用,若其中一类细胞恢复快、则适当延长用药的间隔时间,可望保存这类细胞而杀伤另一类细胞。
机体的免疫系统通常处于多种细胞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状态。免疫药物可影响平衡态向正或负的方向移动,表现为免疫药物作用的双向性,常见免疫药物促进一种免疫功能的同时又抑制另一免疫功能。调节这种双向性的因素,除剂量、疗程外,尚有给药途径和抗原的质和量,给药和抗原刺激的相对时间关系等。例如,给肿瘤病人先接种菌苗再注射环磷酰胺,则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被抑制;而在接种以前给药,则不被抑制。免疫药物的作用还受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例如,左旋咪唑对老年人或遗传引起的免疫缺陷者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对正常动物或人的免疫功能无影响,而机体的免疫状态又直接或间接地受非免疫系统的左右。因此,要获得免疫药物的预期效果,必须考虑药物本身的性质和受药者的体质。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有合理的指标检测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免疫抑制剂   干扰素 ☛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是指能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它们有时候能在抑制某一免疫功能的情况下增强另一免疫功能; 有时候根据其与抗原的给予时间的关系可以刺激或抑制免疫应答。环核苷酸、前列腺素和左旋咪唑都属于免疫调节剂。特别是环核苷酸和前列腺素是近年来生物科学领域研究中的一项新进展,它们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环核苷酸 为核苷3′,5′一环化磷酸的简称。包括环腺苷酸(又名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鸟苷酸 (又名环磷酸鸟苷,cGMP)。它们微量而广泛地分布于动植物细胞及微生物体中,是代谢调节的主要物质。cAMP及cGMP水平几乎与所有激素作用的机制相关,并能将激素的信息转变为受激素影响的靶细胞的相应活性。因而有人称激素为第一信使系统,环核苷酸为第二信使系统。环核苷酸的发现,使药物学、内分泌学和免疫学等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
高浓度的cAMP对免疫活性细胞起负的调节作用。因此,腺苷环化酶的激活剂(增加cAMP的合成)及cAMP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阻止cAMP的分解)能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而cGMP则起正的调节作用。这里所谓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包括: 抗体形成细胞的分泌作用,T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功能,PHA诱导的T细胞转化,T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E玫瑰花结的形成,溶酶体酶的释放,游走抑制因子对豚鼠巨噬细胞的作用,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等。然而cAMP和cGMP对免疫功能的上述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尤其是cAMP,并不总是表现抑制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如细胞内cAMP浓度只有微量增高时,无论抗体生成还是PHA刺激的T细胞转化反应都增强。而且cAMP对免疫功能表现促进还是抑制作用,还与细胞所处的环境因素有关系。cAMP对免疫的作用与细胞介质中的钙离子浓度有关。在低钙(10-7~10-5M)的介质中,外源性cAMP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而在高钙(1.5×10-3M)的介质中,cAMP完全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
对于环核苷酸与免疫关系的研究,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这个课题具有广阔的前景。对这个问题的深入了解将会促进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而且在临床方面,有可能利用环化酶和磷酸二酯酶的激活剂或抑制剂调节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这一特性,提出新的免疫治疗方案。
前列腺素(PG) 这是一族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1935年Von Euler将人精液中可使子宫发生强烈收缩或松弛的物质称为PG。后来证明这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其作用性质和强弱取决于PG的品种和组织或器官的特性。1963年Bergstrom定出PG的化学结构。目前在人体已发现PG有20多种,比较有显著生理活性的是PGA、PGE、PGF、PGI2等。
PG的重要生物学活性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免疫应答与PG的关系已有一些初步研究,但尚未有一致的结论。PG参与免疫的不同环节,如IgE在支气管哮喘中促进过敏性组胺和慢反应物质的释放,引起哮喘发作,PGE对上述反应有抑制作用。此外,PG对淋巴细胞的溶细胞活性,以及对特异性抗体从浆细胞的释放也有抑制作用。
一般在自身免疫应答的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开始时即出现小量的PG物质,但到3小时后开始增加,18~24小时显著增加,到炎症的后期PGF/PGE比值增加,有人认为PGE是通过cAMP而起作用的。cAMP在免疫反应中起抑制作用。因此,可以想象PGE可抑制组胺和溶酶体酶从肥大细胞和白细胞的释放,并可能影响淋巴因子从巨噬细胞中释放。最近有人在急性炎症渗出液中发现PGD2的浓度比PGE2高10倍。在豚鼠的过敏性休克的肺灌流液中释放出大量的PGE1及PGE2
目前多数人认为cAMP及cGMP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复杂、微妙的,现知PG特别是PGE可以增加绝大多数组织内cAMP含量,同时亦有实验证明,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在增加cAMP的同时伴有PG的释放,因此,有人认为PG为“第二信使”物质,cAMP则改称为 “第三信使”物质。据此,今后研究PG与免疫反应的关系将会有新的突破。
左旋咪唑 是广谱抗蠕虫药四咪唑的左旋体。1971年Renoux等偶然发现它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左旋咪唑只是一种抗无反应性化疗剂。它对正常人或健康动物的抗体产生作用极小或无作用,但在低免疫应答性的病例中,能增强对各类抗原的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并增加淋巴细胞活性介质的产生; 当吞噬细胞和T细胞功能低下时,左旋咪唑可使其恢复正常,但不能超过正常,因此,有人称之为免疫恢复剂。对正常人和健康动物的免疫细胞仅有很小的刺激作用,或完全没有作用,故也有人称之为抗无反应性剂。左旋咪唑的免疫增强作用与其剂量有关,高剂量时又有免疫抑制作用,有人又称之为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作用于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可使淋巴组织内的cAMP水平降低,cGMP水平升高,似胆碱能效应。
左旋咪唑在临床上应用成功的病例有以下四类:
❶复发和慢性感染: 包括病毒、细菌或真菌引起的皮肤、粘膜、眼、呼吸道和全身性感染。也包括某些原因不明的慢性感染如局限性肠炎。
❷病毒感染后低应答性疾病:指流感或麻疹病毒感染后,表现身体和精神衰弱的阶段。
❸类风湿性疾病: 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❹肿瘤: 乳腺癌、结肠癌、支气管肺癌、何杰金病等。

☚ 抗淋巴细胞血清   免疫血液学 ☛
000158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