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RP-PR关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RP-PR关系 lewis和Masters首先观察到R-P间期与P-R间期成反比关系,即R-P间期愈短,P-R间期愈长;R-P间期愈长,P-R间期愈短。 P-R间期随著R-P间期缩短而延长,这是由于心房激动抵达连接区愈早,愈落入连接区相对不应期的较早期,房室传导时间愈长。如RP间期过短达到临界水平,激动则落入连接区的绝对不应期而不能下传。偶尔,R-P间期缩短引起P-R间期突然延长,这是由于房室结中存在双径路,激动本来沿快径传导,当R-P间期过短的激动(如房性早搏)抵达连接区时。 快径处于绝对不应期,改由慢径传导,引起房室传导时间跳跃式延长。由于P-R间期突然延长,激动可有足够长的时间由快径逆传,形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当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时,R-P间期较长的激动也可能发生传导阻滞。 当相对不应期较短时,获得下传和受阻未下传的激动R-P间期差别很小。这种心动周期微小变化引起传导阻滞称为临界传导(critical conduction)。 图示R-P间期与P-R间期成反比关系。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自第2个心搏开始,P-R间期逐搏延长,文氏周期第6个P波后发生心室漏搏。从文氏周期可看出RP间期与P-R间期成反比关系:129/26、59/33、55/37、49/40、45/48。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