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内克1823—1891Keluoneike,Kronecker,L
德国数学家。1845年在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家经营农场,1853年重返数学界。1883年被聘为柏林大学教授。是柏林科学院院士,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克罗内克在数论、代数学、函数论、拓扑学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他综合研究了数论和代数学问题, 发展了库默尔的“理想数”理论,讨论了扩张域的数学结构, 引入未定量及模系的概念。建立了定理: 有理数域的阿贝尔扩张包含在割圆域之中,虚二次域的阿贝尔扩张可借助于复数乘积而得到。他给出了相当于有限阿贝尔群的抽象定义。克罗内克探讨了椭圆函数理论,并用它解出一般5次方程。作出了高于4次的一般方程不可能用根式解的一个简洁而严密的证明。他还对行列式理论及代数式不可约性的判别法则; 证明了关于平面代数曲线奇点的变换定理。
克罗内克很瘦小,身高几乎不到5英尺。他曾经十分成功地经营了家庭的商业买卖和农事, 致使他有可能在30岁时就退休而把余生献给自己的嗜好一数学。他在数学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但他经常说,他花在思考哲学上的时间比搞数学的时间多得多。他大声疾呼,对当时数学的大部分基础的坚固性表示怀疑, 搅得他的同事们特别是柏林大学的数学家们不得安宁, 特别是关于实数连续统——分析学的基础。连续统指的是实数全体, 包括整数——正数和负数, 分数以及无理数,它对一条直线上的每一个点,给数学家提供了唯一的一个数与之对应。长期以来, 数学中虽一直使用实数,但精确和严格的阐明它的性质却是柯西、布尔察诺以及与克罗内克同时代的康托和戴德金所作的工作。克罗内克对此新体系感到强烈不满。他提出:没有东西能被称在数学上是存在的, 除非它能够用有限个正整数实际构造出来。因此,一般的分数是存在的,因为它是两整数之比, 但π这样的无理数是不存在的—因为它只能用分数的无穷级数表示。他说:“上帝创造了自然数,其余的都是人造的。”克罗内克有一个自信的计划: 将数学 “算术化”, 并从数学中清除一切 “非构造”的概念。“假如我不能做这件事,”他说: “追随我的人将会去实行!”
克罗内克有许多值得赞美的品质, 但是他攻击起那些他在数学上反对的人来一直是刻薄和不遗余力的。德高望重的外尔斯特拉斯,曾让克罗内克气得老泪纵横,因为克罗内克宣称:“目前所谓的分析学研究赖以进行的全部结果统统是不正确的。”易激动和有些神精过敏的康托, 经不起克罗内克长时间对集合论的攻击,精神病发作,最后死在精神病院里。在这场关于数学基础的大论战中, 克罗内克是直觉主义数学流派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