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克尔凯郭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克尔凯郭尔1813—1855Kierkeggard,SorenAaby

丹麦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的理论先驱。出生于一个笃信基督教的羊毛商家庭。早年在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后来曾到柏林留学,受谢林哲学思想的影响。年轻时曾希望做牧师,后来从事理论研究和写作。主要著作有《非此即彼》、《恐惧的概念》、《生活道路诸阶段》、《非科学的结论性附篇》等。克尔凯郭尔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个人的主观意识。认为人的存在归根到底是主观意识和非理性的心理体验的存在。哲学研究的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个人存在;哲学的任务在于答复“如何去生活”。哲学的起点是个人,但终点却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升入天堂的历程。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点上,展开了他的伦理思想。他认为,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人性都不是被给予的,而是由自我选择确定的。有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可供我们选择,一种是美学的或感性的态度。其特征是人生活于感性的表面中,不敢正视生活的内在实质,回避生活中的厌烦和忧虑;第二种是伦理或理性的态度。处于这种态度中,人都是禁欲主义者,道德责任心处于支配自己的地位。他们是理性的人,但也经常受到物质享受的影响;第三种是宗教或非理性的态度。这种态度既使人摆脱肤浅的感性状态,又使人摆脱矛盾的理性原则。这种状态下的人回到了非理性的主观自我,成为真正的存在。也只有达到宗教的或非理性的态度,人才能摆脱一切物欲的引诱和道德规范的束缚,找到真正的“自我”,达到自我的绝对自由。

克尔凯郭尔

克尔凯郭尔1813—1855Ke’erkaiguo’er,SorenKier kegaard

丹麦唯心主义哲学家、存在主义的理论先驱者。1813年5月5日出生于哥本哈根,1855年11月11日去世。他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在哲学上他既反对唯物主义,又反对黑格尔哲学.提出了以个人存在为基础、以上帝为根本的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他认为存在就是由痛苦、烦恼、孤独、绝望、情欲、热情等情绪构成的个人的存在。个人无限关怀自己的命运,不断努力造就自身,也不断地超越自身而趋向上帝,在对上帝这个“绝对对方”的关系中规定自身。他认为逻辑思维不能证明上帝存在,只有个人感到有罪时才能体验到上帝存在。他用“选择”和“阶段”的概念说明个人行为的准则和生活态度。他认为人生的道路上有美学的、伦理的、宗教的三个阶段,只有上升到宗教阶段,才能摆脱空虚孤独之感,才能消除忧虑畏惧之心。在他看来,阶段是个人存在的几种不同类型,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变是由个人选择决定的不同生活态度;选择并不取决于理性,而是个人非理性的意志自主的行动。因此他得出结论:理性低于信仰,科学低于宗教,宗教是人生的最高理想,天国是人生的真正归宿。主要著作有《非此即彼》、《恐惧与颤栗》、《人生道路的阶段》、《哲学零简》等。

☚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 ☛

克尔凯郭尔

主张哲学的起点是个人,只有单独的个人才有价值。认为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美学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宗教阶段是人的终极目标,也是最高道德理想。伦理思想见于《非此即彼》、《人生道路的三阶段》等。参见“哲学”中的“克尔凯郭尔”。


克尔凯郭尔1813—1855S.Kierkegaard

丹麦神秘主义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始祖。生于哥本哈根一个商人家庭,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反对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宣称哲学不应从思辨出发,去追求一个超人的“本质”。而以个人为对象,“孤独的个体”是一个不可逾越的中心范畴。人生是通往上帝的历程,要经过美学、伦理、宗教三个阶段。当“孤独的个体”乃是与上帝相联系的个人时,才能摆脱空虚孤独之感,消除忧虑畏惧之心。强调从低级过渡到较高的阶段,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人只有通过非此及彼的自由选择而把握自身的“存在”。人的自由是绝对的。主要著作有《或者—或者》、《恐惧的概念》、《生活道路的各阶段》、《基督教中的修养》、《我要的是什么》等。

克尔凯郭尔

克尔凯郭尔1813—1855Kierkegaard, Soren

丹麦哲学神学家,存在主义的思想先驱。出生于哥本哈根一个新教徒富商家庭。1830年入哥本哈根大学学神学,后又转而学习文学和哲学。1841年完成硕士论文后,去柏林大学留学,对谢林的课深感失望。回国后埋头著述,42岁病逝。
克尔凯郭尔童年时代忧郁寡欢,青年时期恋爱受挫,后来父母兄姐短期内相继去世,这些不幸的人生经历带给他深深的悲哀与恐惧,使他对人生有着强烈的感受。他认为当时流行的黑格尔思辨哲学体系用绝对精神抹杀了主体的存在,使整个时代失去了激情。真正的存在应是“孤独的个体”,它是永恒与暂存所生的孩子,是一种不断自我超越的努力。这种努力实际上是个人对自己生活道路的选择,人通过这种选择,才能与上帝交往。因此,个人与群体相比应居首位,主体直接体验的人生存在比表现为客体特征的本质更为重要。人的生活道路分为审美、伦理、宗教三个阶段。在审美阶段,人只受情感、欲望的支配,追求外在的感性生活,常处于痛苦与失望之中,生活空虚而无意义。在伦理阶段,人接受确定的道德准则和义务,能进行选择;但又由于意识到自己不能完全满足道德律的要求而产生负罪感,于是进入宗教阶段。在宗教这一存在的最高阶段,人不断超越普遍原则而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以强烈的热情面对上帝,从而认识自我的存在和真理。生活道路的三阶段在实际生活中是重叠交错在一起的,其间的转换取决于个人的自由抉择。克尔凯郭尔在晚年对基督教会进行了激烈抨击,反对它的理性主义倾向,认为真正的宗教应该是出自个人内心的信仰。他强调个人的主观性、独立性的观点,以及探讨绝望、恐惧等心态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对后世哲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开了存在主义思潮的先河。
主要著作:《非此即彼》(1843)、《恐惧和战栗》(1843)、 《恐惧的概念》 (1844)、 《哲学片断》(1844)、《生活道路的各阶段》(1845)等。

☚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 ☛
000001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