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慈菇药名。见《河南中药手册》。又名小慈姑、毛地梨、光菇、山蛋。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Tulipa edulis (Miq.) Bak.的鳞茎。分布东北至长江流域各地。甘、辛,凉,有小毒。清热解毒,散结化瘀。 ❶治咽喉肿痛,瘰疬结核。煎服: 1.5~4.5g。 ❷治痈疽,疮肿,蛇咬伤。捣敷或捣汁涂。孕妇忌用。本品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特效,但应注意剂量。它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繁殖较快的肿瘤组织尤其敏感,由于毒性大,临床难以应用。 光慈菇ɡuānɡcíɡū中药名。见《河南中药手册》。别名小慈菇、毛地梨、光菇。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Tulipaedulis (Miq. ) Bak. 的鳞茎。分布于东北至长江流域各地。甘、辛、寒, 有毒。散结化瘀, 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瘰疬, 煎服: 1. 5 ~ 4. 5 克。治痈疽疮肿、毒蛇咬伤, 捣敷或捣汁涂。孕妇忌服。本品含秋水仙碱, 能抑制小鼠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裂较快的胚胎及肿瘤细胞对之最敏感。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但毒性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