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先秦辩学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先秦辩学史

103 先秦辩学史

现代研究先秦哲学方法和逻辑思想著作。郭湛波著,胡适、嵇文甫校。中华书局1932年出版。认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方法和逻辑思想在先秦就是“辩学”,其起于邓析,至惠施始盛,公孙龙子集其大成,构成为系统学说。以后各家都受其影响,尤以 《墨辩》、《荀子》为最,惠施、公孙龙出于名家而与墨家无涉。认为惠施的“大同异”是辩证逻辑的思维,“小同异”是形式逻辑的思维。认为“《墨经》是从推理来讲,所以说‘白马,马也’。公孙龙从概念来讲,所以说‘白马非马’。”肯定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认为《墨辩》即非墨子学说,亦非墨子时代的产物,而是惠施、公孙龙之后的作品。认为墨辩的两个根本法则是“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的演绎方法和“以类取,以类予”的归纳法。主张荀子的正名是“以一持万”,“以类度类”的演绎的名学。批判了胡适《先秦名学史》。是研究先秦逻辑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 墨辩发微   墨学源流 ☛
先秦辩学史

《先秦辩学史》

我国第一部研究舆论表达技巧的著作。郭湛波著,1932年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在书中把中国的哲学方法研究称为“辩学”,对中国古代的思辩形式和辩论方法做了系统的总结。认为,中国的哲学方法只存在于先秦时期,先秦荀子以后“辩学”亡绝。中国辩学不是起于孔子、老子,而起于邓析,至惠施始盛,公孙龙集辩学之大成,构成系统的学说。公孙龙之后,辩学一度兴旺起来,影响广泛,其中《墨辩》、《荀子》两篇著述达到了很高的成就。邓析的“两可说”成为后来名家理论的出发点,“无厚”说为讨论有无形名的问题提供了基本原则。惠施的“大同异”是辩证逻辑的思维,“小同异”是形式逻辑的思维。该书肯定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认为“《墨经》从推理来讲,所以说‘白马,马也。’公孙龙从概念来讲,所以说‘白马非马’。”书中还指出,辩学到了墨辩时代,已经达到最高阶段,“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的演绎法和“以类取、以类予”的归纳法,是墨辩的两个根本法则。

☚ 自为舆论   动乱 ☛
000022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