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诗歌总集。今人逯钦立编。一百三十五卷。辑集先秦迄隋诗歌,按“先秦诗”、“汉诗”、“魏诗”、“晋诗”、“宋诗”、“齐诗”、“梁诗”、“北魏诗”、“北齐诗”、“北周诗”、“陈诗”、“隋诗”依次编排。除《诗经》、《楚辞》以外,先秦至隋诗歌已搜罗无遗。此书在明冯惟讷,《古诗纪》及近人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二书基础上增补、校订而成,取材广博,资料翔实,录文齐备,考订精审,编排得宜,有冯、丁二书之长而无其短,为今人研究先秦迄隋诗歌之重要参考著作。有中华书局1983年本。 ☚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古文雅正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隋前歌诗谣谚总集。一百三十五卷。今人逯钦立编。成书于一九六四年。 本书以明冯惟讷《古诗纪》为基础,以杨守敬《古书存目》为参考,引用近三百种子史文集,收录先秦至隋代千余年间歌诗谣谚,依朝代编次,先秦部分按类编排,有《歌》二卷,《谣》、《杂辞》、《诗》、《逸诗》、《古谣谚》各一卷,共七卷。汉以后各代诗,大体遵循“先诸家、次谣谚乐府、再次郊庙歌辞、最后释道鬼神”(《凡例》)的顺序,各代诸家作品,则依年代先后为序。汉诗十二卷、魏诗十二卷、晋诗二十一卷、宋诗十二卷、齐诗七卷、梁诗三十卷、北魏诗四卷、北齐诗四卷、北周诗六卷、陈诗十卷、隋诗十卷。诸家之诗,皆注明作者之名,按卒年先后编次;国君则分别编次在相应各代诸家之前;两汉无名氏之作汇集附于各时期卷末。晋宋以后郊庙歌辞,汇集在一起,列专卷于各代,同时于题下分别注明作者姓名;其他如鼓吹曲辞、杂舞曲辞等皆列于郊庙、燕射之后;诸家拟乐府之作则仍然归入诸家本集。仙道鬼神之诗只录年代 可考者编入各朝代,《古诗纪》外编所收无年代可考者附于隋诗之后。诸家小传,依《古诗纪》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注明爵里、卒年、年岁及著述等,不见于此二书或二书所载不详者,则捃采史传,或补充之、或详明之。 同《古诗纪》和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相比,本书有着明显的优点:一、取材广博。隋以前歌诗谣谚,除《诗经》、《楚辞》外,悉数选入。其所引书超出《古诗纪》三分之一以上,补入一些冯、丁二书所未见之诗。二、出处详明。选录之诗皆注明详细出处,不仅便于证引、复查,而且可以从中了解选录诗歌的完阙情况,这就大大提高了本书的科学价值。三、异文齐备。“凡各书异文,或一书不同版本的异文,甚至前人校刊成果,均予记录”。 (《出版说明》)四、考订精审。对他本错讹、失收滥收、作者和作品淆乱、赠答唱和之诗互相窜易以及原作与拟作混乱等诸般情况,或径改之,削繁补阙;或指出其失,再加案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而且在学术研究上亦能给人以启迪。五、编排得当。按照作者卒年先后编排,既能显示出同一时期作家之间的联系及影响,又易于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比较,这就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方便。作为一部遗稿,本书亦有一些缺点,如体例上间或前后矛盾,有些诗出处不详,断句亦有欠当之处。但统观全书,本书在同类书中仍属最完善和最便于使用者。 中华书局编辑部重新断点本书,改正其中的疏误错讹,于一九八三年排印出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诗总集。今人逯钦立辑校。一百三十五卷(精装三册)。钦立对于汉魏六朝文学造诣殊深,著述很多。他感到明人冯惟讷所辑《诗纪》、近人丁福保所辑《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虽“搜括靡遗”,有功于于世,但仍存在严重缺失,遂在前书基础上,重新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总集。今人逯钦立纂辑。一百三十五卷。取材广博,除《诗经》、《楚辞》外,隋以前歌诗谣谚悉数编入。每诗出处详明,异文翔实,考订精审。编次依据作者生卒先后分卷,颇便查考。198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诗歌总集。逯钦立纂辑。1983年9月由中华书局排印。全书135卷,以冯惟讷《古诗纪》为基础,以杨守敬《古诗存目》为参考,收入先秦至隋的诗歌。该书取材广博,隋以前的作品,除《诗经》、《楚辞》外,凡歌诗谣谚,悉数编入;出处详明,每诗都注明见于何书何卷,即或片辞只韵,也没有例外的;异文翔实,各书的异文,或者同书不同版本的异文,乃至前人的校勘成果,凡是可供参考的都予记录;考订精细,书中按断多有独到的见解;编次得当,依据作者生卒先后分卷编次,能显示出同期作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易于比较不同的诗风和流派。在同类书中,乃属最为完美和使用方便的一部。逯钦立(1910—1973),巨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 朱富胜 伏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