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充类至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充类至尽 【出处】: 《孟子·万章下》:“曰:‘今之诸侯, 取之于民也, 犹御也。苟善其礼际矣, 斯君子受之。敢问何说也?’曰:‘子以为有王者作, 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 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 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故事】:有一次,孟子的学生万章向他请教如何交际。万章问他,有一个人把抢劫来的财物作为礼物送来,是受呢还是不受?孟子说,不可以受。万章又问:“现在的诸侯,他们的财物实际上和从老百姓那里抢来的差不多,为什么他们送的东西,就可以受呢?”孟子说:“假如有一个圣明君主来兴邦治国,对你所说的这样的诸侯,是统统杀掉呢,还是先教育他,他不改再杀掉呢?什么叫做盗呢?所谓盗,并不是把人家所有的东西都拿了来。按照这个说法来推理,就要看他对于义,是不是完全没有了。强盗抢劫人家的,要看他抢劫的程度,那么看一个人也要看他身上的义究竟有多少。” 【意思】:孟子反对他的学生万章把诸侯取之于民和盗等同起来,认为这是把事理类推到了极限。充类:推究同类事理,至尽:到了极限的地步。指引伸其意思到了极端。朱熹注:“其谓非有而取为盗者,乃推其类,至于义之至精至密之处而极言之耳。”亦作“充类以尽”。 【古例】:清·叶廷琯《鸥陂渔话·杨硕甫事陆顾二公论辨》:“使高士处此虽当,而尚有几微之未尽善,则公当直指其非,或充类至尽,以见吾儒至精微处,非二氏所及,示后学以正大之轨,不得谓之刻也。”清·谭献《复堂词录序》:“触类以感,充类以尽。”
总括 总括总(总共;总合;总计;括总;兼总) 包(包括;包举) 统(统统;统共;统括;统纪;统总;笼统)综(综括;综摄;该综) 蔽 共(共计;~有;一共;统共;拢共;通共;满共) 毕 合(合共;合计) 拢(拢总;拢共) 通扯 通类 一括 浑括 通约 通晐 最凡 猥计 ☚ 包括 包含 ☛ 充类至尽充类以尽chōng lèi zhì jìnpush a point of resemblance to the utmost 充类至尽chōnɡ lèi zhì jìn充类:类推事物;至尽:归根到底。形容总结事物,推论到底。sum up things to the end, push a point of resemblance to the utmost 充类至尽chōng lèi zhì jìn【解义】充类:引申推广到同类的事物。至尽:到极点。将同类事物比照推论,把道理引申到极点。 充类至尽chōnglèi-zhìjìn《孟子·万章下》:“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充类:推广至同类事理。意思是把占取不是自己所有的东西的行为称为盗,只是一种类推到极致的说法。后以“充类至尽”指比照类推同一类事物,把道理引申至极点。 充类至尽chōnɡ lèi zhì jìn类推到底。指用同类事物比照类推,把道理引申到极点。 4415【充类至尽】chōng léi zhì jìn依类而推论到最终极。形容把问题提到最高度。充类:充其类,推论到顶点。尽:极,最。 充类至尽chōnglèi-zhìjìn〔其他〕 用同类事物比照类推,将道理引申到极点。《孟子·万章下》:“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充类至尽chōng lèi zhì jìn《孟子·万章下》:“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充类至尽”,即把事理类推到极限,把意义引申至极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