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纂墓志北魏碑碣。于1919年在洛阳城北安驾沟村北出土。原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北魏孝昌元年 (525)十一月二十日。志文首题“魏故持节都恒州诸军事安北将军恒州刺史安平县元公之墓志铭”。志高71,宽71厘米。志文20行,行21字。正书,墓主元纂,字绍兴,河南洛阳人,恭宗景穆皇帝之曾孙,开府南安惠王之孙,司徒中山献武王之第六子。位司徒祭酒。后追赠持节都督恒州诸军事恒州刺史,谥曰景公。葬于献武王墓侧。曾经陶兰泉、罗振玉收藏。志文书法精绝,惜不知出自何人之手。评者曰:“乃褚薛之先导”,对隋唐书法影响颇大。陶湘《武进陶氏藏石录》、罗振玉《芒洛冢遗文》 郭玉堂 《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等书均有著录。 元纂墓志北魏刻石。孝昌元年(525)十一月刻。楷書二十行,行二十一字。書風方整寬博,為世稱道。近人羅振玉評云:“此志書法極精,乃褚 (遂良)、薛 (稷)之先導。故購而藏焉。” 民國八年 (1919) 出土于河南洛陽安駕溝。初為陽湖董氏所藏,後歸武進陶氏,繼入羅振玉手。羅氏輯入《六朝墓志菁英》。有正書局石印 《六朝墓志精華》二集輯入。趙萬里 《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縮印輯入。有翻刻本。(見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