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元代教育的特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元代教育的特点

元代教育的特点yuandai jiaoyu de tedian

元代采用“汉法”,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是“崇儒”,表现在尊孔与推崇理学。元太祖到燕京、宣抚王檝即立孔庙,成宗诏中外崇奉孔子,武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太宗时即立周子(周敦颐),推崇道学,世祖访求一些继承程朱的理学家,如赵夏、许衡、姚杻等,整理意识形态、加强思想控制,着重宣扬理学道统,程朱理学成为代表“天德王道”的官方思想。
元代的学校制度主要有三方面:国学、地方学校与书院、社学。
❶国学。由“大司农司”(《元史·百官志》)掌管,分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及回回国子学。国子学课程主要是“四书”、“五经”,按学习程度分三斋(仁宗时改为六斋)学习,季考其所习经书课业合格及不违规矩者,以次升递。国子学对汉人学生限制较严,对蒙古及色目人较宽。元初世祖时设蒙古国子学,主要课程是译成蒙文的《通鉴节要》,并令好学者兼习算学。又设回回国子学,教授“亦斯替非”文字(即波斯文字)。
❷地方学校。有路、府、州、县之学,但事实上并未普遍设立。至元二十八年“命江南诸路学及各县学内设立小学,选老成之士教之,其他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续文献通考·学校考·郡国乡党之学》)。元代书院较盛,但大部分具有官学化的地方学校性质。元世祖时曾设诸路蒙古字学、诸路医学和诸路阴阳学,这些都是具专门性质的地方学校。
❸社学。是元代在教育上的一种重要措施。元代地方基层组织五十家为一社,置社长,专以教劝农桑为务,村社的活动多在农田水利方面。在学校方面,规定每社立一学校,择晓经书者为学师,农隙使弟子入学。社学的设置。与后来乡村较为普遍地设置村塾有密切关系。
元代仿行了科举制度,有两点应提出说明:其一是把蒙古人、色目人分为一组,汉人与“南人”又为一组,具有强烈的种族歧视特征。其二是从《四书》出题并规定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规范,这是程朱之学成为官方思想的具体表现。此后,程朱之学控制了元、明、清三朝的科举和学校。

☚ 蒙学教育和蒙养教材   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教育思潮 ☛
000050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