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南戏yuandainanxi
元代南曲戏文的简称。元代戏剧除杂剧外,在南方有南曲戏文,又称南戏。南戏唱词早期多是宋词和俚巷谣曲杂凑起来的,结构松散,科诨较多,艺术上比较粗糙。到了元末,南戏吸取了北杂剧的成就,有了重大的发展,艺术形式逐渐趋于成熟。出现了兴盛的局面,产生了高明、施惠等优秀作家。到了明代,南戏进一步发展为流传全国的主要剧种“传奇戏曲”。南戏用南方的方音演唱,由于各地方音俗唱的不同,逐渐形成不同的南曲声腔,如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崑山腔等。
元代南戏作品多已失传,据记载当时有160多种,今存16种左右。元代南戏的题材以爱情故事和家庭纠纷为主,剧情一般较为曲折丰富。南曲曲调轻柔婉转,很适合演唱缠绵悱恻的故事,形成了与北曲截然不同的风格。王世贞《艺苑卮言》说:“大抵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虽本才情,务谐俚俗。”高明的《琵琶记》是南戏的最优秀的代表,它把南戏创作提高到艺术上较为成熟,能为雅俗共赏的新阶段,是元末明初南戏振兴的主要标志,向来被推为“南戏之祖”。此外,《荆钗记》、《拜月记》、《白兔记》、《杀狗记》成就也十分突出,合称四大南戏,是南戏中除《琵琶记》外,最负盛名的作品,在戏剧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