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良Wùliáng《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元史》 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兀良合台、兀良阿术。” 未详其他。 兀良wùliánɡ此虽为指点辞,然其性质,实为衬字或话搭头。吾人于说话时,辄加入这个、那个、这么、那么一类之话搭头,不过为加强其语气,或婉转其语气之作用,按之实际,未尝不可删去也。 《城南柳》剧一:“回首仙居,~在缥缈云深处。”《黄粱梦》剧三:“遥望见一点青山,~却又早不见了。”《红梨花》剧一:“俺那里遮藏红杏树,掩映碧桃花。~山前五六里,村外两三家。”三十种本《汗衫记》剧:“~疏□落日昏鸦,兀的淡烟老树残霞。”《词林摘艳》一无名氏小令《水红花》:“~一黛远山青,晚风轻。长天如净,呀呀寒雁叫了两三声。”上五则于叙述地理风景时用之。 《盆儿鬼》剧二:“也强如花果香灯,~常常的祭赛我。”《昊天塔》剧二:“我摇一摇,撼两撼,厮琅琅震动琉璃瓦。~我与你直推倒了这一座玲珑舍利塔。”《气英布》剧四:“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汉宫秋》剧三:“说甚么大王不当恋王嫱,~怎禁他临去也回头望。”上五则于叙述事情时用之。玩上所述各兀良字,其作用不过在使语气得劲,省去兀良,于文理无妨也。 《乐府阳春白雪》后三无名氏《端正好》套《本是对美甘甘锦堂欢》:“叹浮生的是草萋萋际碧天,绿茸茸柳絮烟。流尽年光的是~响潺潺碧澄澄皱玻璃楚江如练。断送行人的是忔登登鞭羸马行色凄然。”《太平乐府》八关汉卿《一枝花》套《杭州景》:“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望钱塘江万顷玻璃。”《竹叶舟》剧一:“你则(只)是紧闭着双目,稳站着身躯。一任的棹穿江月冷,帆挂海云孤。寒烟生古渡,~便是你茅舍旧乡闾。”玩上三则,知同一整齐的排句之中,某句加一兀良字,不过为调节排句之板滞,与文理无关也。 《乐府阳春白雪》后四王伯成《斗鹌鹑》套《酒力禁持》:“数枝红杏出疏篱,墙外舞青旗。”《雍熙乐府》十三载此曲作“我则(只)见红杏出墙篱,~又则(只)见墙外舞青旗”。玩上两则,知同一曲文,一本有兀良,一本无兀良,可知即使省去兀良,于文理无关也。盖此种作用,只以取歌时之音节顿宕而已。 兀良 兀良亦作兀剌,亦指示代词,但多实为衬字或话搭头,可视为无实义。如《城南柳》剧一:“回首仙居,兀良在缥缈云深处。 ☚ 兀谁 兀自 ☛ 兀良一0314代其处;那个。官话。元谷子敬《城南柳》:「回首仙居,~,在缥渺云深处。」元马致远《汉宫秋》:「说什么大王,不当,恋王嫱,~,怎禁他临去也回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