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骼的特点Ertong guge de tedian
骨骼是由很多不同形状的骨借助于关节囊和韧带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的人体支架。它是运动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成年人相比,儿童的骨骼具有自身的特点。
骨的数量 成年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组成的,而儿童则因其骶骨、尾骨和髋骨尚未愈合,所以骨的数量较多,一般为217—218块。
骨的成分 不同年龄的人,骨骼中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成年人骨骼中的有机成分较少,无机成分较多,其比例约为3:7。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骨骼中则有机成分较多,而无机成分较少,其比例约为5:5。因此,儿童骨骼的弹性和韧性较好,不易骨折。但坚固性较差,不能承受大的压力,并且在外力作用下易弯曲变形。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身体姿势或体育锻炼安排不合理,均易造成身体畸形。
骨的生长发育尚未完成 儿童的骨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即仍处于长长和增粗过程。骨的长长主要靠骺软骨的增殖和钙化。在长骨的骨干与骨骺之间有一层软骨板,即骺软骨。儿童时期,由于骺软骨细胞的不断增殖和肥大,同时又有钙盐不断沉积和钙化,所以使骨逐渐长长。随着年龄的增长,骺软骨的增殖速度逐渐变慢,而钙化速度则逐渐加快,当钙化速度大于增殖速度时,则骺软骨完全被钙化,此时骨的长度不再增加了,人的长度也就定形了。骨的增粗则是靠骨膜的造骨细胞在骨质的外层不断沉积钙盐而完成的。在儿童时期,如果内分泌发生改变(如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或营养不良,血液中钙、磷不足等,都会影响骨的生长发育。相反,如果注意合理营养,适当从事体育锻炼,就可以改善骨的血液循环,提高骺软骨的增殖能力,从而有助于促进骨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