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儒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儒医

指行医的儒生。宋洪迈《夷坚甲志·谢与权医》:“有蕲人谢与权,世为儒医。”清王士祯《池北偶谈·谈异五·刘大成》:“文登生员刘大成以儒医耆德,为乡党所推,董修学官。”

如一;儒医

◉ 如一rúyī  没有变化;完全一致。〈例〉始终~/ 表里~/ 做人应该是心口~,绝不要想的是一套,说的是一套。〈近〉同样/ 相同/ 一样。〈反〉异样。
◉ 儒医rúyī  旧时指读书人出身的中医。〈例〉蕲人谢与权,世为~。

儒医rǔ yī

行医的儒生。《夷坚志》卷二:“有蕲人谢与权,世为~~。”

儒医

儒医

古代通儒理的一类医生。古代医学典籍多深奥难解,每借通医知书的文人予以诠释,故文人中精医术者甚多,如孙思邈、王焘、沈括、林亿、苏颂等。科举制度盛行以后,许多考场失意的儒生为求生计,转而业医。宋时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说法,为儒士业医提供了体面的理由。明、清以后,大批儒士科场受挫,投身于医业。有些儒生喜好医学,步入仕途后仍于公余为人看病。这些由儒而医的医生常被称为儒医,以区别于师徒授受的业医者。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清代医家陈修园、汪昂等均属儒医。儒医中多数是靠钻研医书自学成医的,因而,理论知识比一般医生掌握得多。一旦有较多的临床经验和体会之后,他们也热衷将这些经验总结出来,写成书本。由于儒学功底比较深厚,他们对诠释古典医籍比较在行。因此,古代许多医经注释,多出儒医之手。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在某些儒医身体力行用于研究医理之后,常能为医学发展起推动作用。元代朱丹溪将儒理、医理结合,创滋阴理论; 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撰成,也是格物致知的产物。然而也有部分儒医所著医书,华而不实,此类书看似条理清晰、头头是道,实则缺乏临床基础,实用价值不大。儒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类特殊医生,他们对中医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 岐黄   悬壶 ☛

儒医儒醫rú yī

儒生以医为业者。《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冀北儒医矫不群,鲰生何幸接兰薰。”

儒医rú yī

Confucian physicia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21:39